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木桩上一刺,并非如同想像利刃穿过事物般嵌在其中,而是在楚牧歌紧紧注视下,木桩如同一片纸张轰然碎裂开来溅往四周。
“这便是我要你掌握的‘度’。”许凤仙不紧不慢说道。
楚牧歌点了点头,肢体僵硬随后迈起艰难的步伐,他来到方才‘木桩’跟前用手触碰起来,那股不服输的劲涌上心头。然而力不从心,他发现自己在腕带重力加持下,连木剑都无法举起。于是他狠劲上头憋足吃奶的力道,周身用劲处布满了狰狞可怖的青筋如虬龙身形那般曲延。
喝!!!
只见他举起木剑,双眼赤红的刺向木桩。
扑通...木桩断成两半,另一头不知飞往何处。木剑果然如许凤仙所料紧紧镶嵌在底端上。无论楚牧歌如何使劲却拔也拔不出去,下盘不稳在反作用力情况下,他摔了个后跟头看起来非常狼狈。
“该死。”挣扎了许久大口喘着粗气,他终于重新站了起来。
“有我刚才水准就结束这阶段修习。”许凤仙在离歌剑派里,从来没有弟子有此殊荣。感慨道原来尽心尽职教导他人远比自己修炼来的枯燥万分。观澜山地处凉国僻壤环境恶劣,他找了处尚且可以的地方点燃篝火,扑面而来的温热使他渐渐倦乏,不一会儿便打起了鼾。
度,何是度。
(本章未完,请翻页)
楚牧歌反复思索许凤仙模棱两可的话语,脑海里浮现他轻轻一刺木桩就炸裂开来的画面。
他开启剑瞳观察木桩所谓的弱点。里面除了漆黑茫茫似乎没有夹杂其多余的成分在里面。
“看来用剑瞳观察‘死物’这个办法不可行。”走捷径行不通,也只能亲身试验许凤仙所说,若能真正掌握那个‘度’,哪怕刺剑上万次也在所不辞。
飘雪泠泠,却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身影不停重复着刺向木桩的动作,严寒似乎抵挡不住其内心炙热的那团火苗。尽管他掌心握剑的缝隙处流淌着鲜血,可钻心之痛孰能与变强的决心相提并论呢?
楚牧歌宛若癫狂,在不知刺出多少次后剑瞳通红显然已到极限,他恢复成常态状意识渐渐模糊,木剑也因为惯性重重地插在雪堆里,开始时木桩还能断上那么几桩,到如今也仅仅在它的身上划过几道伤痕,力道大不如前。
他放开还在握剑的右手,摊开双手往后倒下,只听‘嘭通’一声扎进雪堆里,贪婪的汲取着大自然给予自己的回馈。
原来,观澜山的冬天可以这么美,好想..好想好好睡一觉。
嗯?这已经不知是楚牧歌多少次练剑倒下了,可每次第二天起来都能恢复如初,精力充沛。
或许‘剑骨’的作用下使他还不至于晕厥过去,但也好不到哪里,全身上下也就一双眼咕噜能动了。
忽然,他透过埋在头上雪堆的缝处瞧见不足一米远的小树上赫然有几只雪蛹在蠕动。
仔细一看,雪蛹上方破了个洞,洞里冒出个小玩意的头颅终于在等待刻钟的时间后,几只雪蛹中仅一只通过痛苦的挣扎和不懈地努力下脱颖而出,它扑朔着翅膀缓缓飘过楚牧歌视线外,还不是很熟练。
古有圣贤读万卷书,方行万里路,否者就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么也就是纸上谈兵,闭门造书,书呆子一个。在实践体验中提高自己的见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更不可相互替代。
好比如楚牧歌无论刺剑多少次,没掌握要诀情况下依然做不到许凤仙如此;相同原理,掌握要诀不去实践多次也绝不会成功。只有在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