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但王婆婆用了许多年的青盐,倒是怀念起牙粉膏子的好处,利落付钱买了。
之后,则是去给陈括苍挑了点笔墨纸砚,这便没有元娘的份了。
许是为了弥补,到挑床帐的时候,王婆婆只给陈括苍挑了最便宜的素色帐子。元娘非但可以挑床帐,还挑了个在床榻和屋门中间的拱门挂着的帘子,后者可有可无,一般是大户人家才有的规矩,能叫午后歇息得更好些,王婆婆显见是在弥补元娘。
但她也没直说,只道是犀郎的屋子小,本就不必挂这东西,没得累赘。
元娘才不管这些,得了实惠才要紧。
所以她挑了一顶绣了满枝秋桂的鹅黄色床帐,并柿色如意纹帘子。
这两样凑一块可不便宜了。
之后又到各寺院尼姑们固定的摊子上买些绒花、丝带等普通的妆点头发的饰品,在姑子这里买,要比外头便宜许多,就是手艺时有差异,得自己好好挑选。
陈元娘头回被带到尼姑们摊子附近的时候,可吓了一跳,好生努力才没叫自己失礼。
王婆婆却泰然自若地挑选起来,还拿起彩色丝带在元娘发上比划,最后选了一条茜色丝带尾缀珍珠的,还有一条藕色丝带尾缀小铃铛的,并几条寻常丝带与绒花。
缀珍珠的呢,体面好看,适合见客的时候戴。
至于缀铃铛的丝带更好说了,像今日这样热闹的集市,还有立春、元旦那些节日的时候,只消往头上一绑,也不起眼,但动静在那呢,一走远了王婆婆就能知道,正适宜元娘这样好动的小泼皮。
王婆婆选好了便利索付钱,出家人不容易,已是较市面上便宜了许多,就没必要掰扯了。
等到走远以后,元娘禁不住好奇,攀上王婆婆的手问道:“阿奶,出家人不是应该在寺庙中念经供佛吗,为何也会出来摆摊?”
不都说出家人六根清净,视钱财为粪土,万万不敢沾染的吗?
但后一句话元娘没敢问出来,毕竟是在相国寺,她人小,对寺庙总有些敬畏。
王婆婆早就看开了,自是不管这许多,瞪了元娘一眼,没好气道:“出家又不是就此成了神仙,不也得吃喝?”
这倒也是,元娘思忖起来,觉得颇有道理。
倒是王婆婆,忽然想起自己还漏了东西没买,索性掏出五十个铜钱给元娘,让她带着弟弟去买点零嘴,一会儿去尼姑摆的摊子那汇合。
漏的那样东西,是预备送给徐家医铺的惠娘子的。
王婆婆也是突然想起来,人家这么客气,帮她们家又是递话,又是打扫的,不送点礼太说不过去,可送得太贵也不合适,没得让其他人多嘴揣测。这其中的度量不好把握,王婆婆便带着岑娘子回头去挑礼物。
至于元娘和犀郎,说是让她们自己去买零嘴,但也不让走远,就是旁边几个摊子。
元娘站在原地左右环顾,很快有了主意,低头看向弟弟,“我们买点蜜饯吧!”
因为穷,连买点饴糖都是奢念,但也因此回回一攒到钱买的就是饴糖,吃腻不可能,但手里钱够的时候也会想尝尝别的玩意。
元娘只吃过一回蜜饯,是吴桃娘亲戚回乡的时候带的。
桃娘当时为了炫耀,把自己的那份省下来,分给几个小姐妹一人半颗。
虽说是想炫耀,可也实打实叫她们几个受了惠,明明是果子做的,可蜜饯就是更为好吃,酸酸甜甜的,那一口叫元娘惦记了好久。
至于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