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r/> 为了回到家中,为了和父母团聚,为了能跟父亲韩泫再一起喝酒看电视,韩爵,终于下定了决心!
娘的,拼了!大不了一死,不努力我都不知道我会多牛逼呢!哼哼……
当即,韩爵单膝跪地,对着曹操说道:“回曹将军的话,我愿意投入曹将军的麾下!”
此言一出,张邈的脸憋得是铁青铁青的,他之前三番五次去请韩爵帮忙,韩爵不给面子。现在曹操只是随口一说,韩爵就立马答应了。这不是不给自己脸么?
于是乎,张邈咳嗽了几声,道:“孟德,我身体不适,先回去了,这里你负责吧。”
曹操回之:“张太守,你可得注意身体呀,要是你出了什么意外,这偌大的陈留郡,该怎么办呐。赶紧去休息吧。”
这话乍听之下是关心,仔细听听,好像是在赶人走……
待张邈走后,曹操说道:“众将士,你们觉得,韩爵此次征战有功,我该封他个什么官是好呢?”
夏侯惇和夏侯渊跟韩爵关系要好,自然是帮着韩爵。而且韩爵的确是有过人的本事以及足够多的战功。所以夏侯惇开口道:“末将认为,可以封为裨将军。”
裨将军虽然是很低级的军官,但是曹洪跟随了曹操几年了,现如今也才刚刚当上裨将军。而韩爵一进来就能当上裨将军,已经算是给韩爵很高的奖赏了。
此时,曹操帐下的一个书生打扮的文人开口说话了:“在下认为,韩爵担任裨将军实在是大材小用。可以让他担任别部司马!”
别部司马:军中的司马,因为可以独自领一个营的军队,而又称为别部司马。现在曹操营中,担任别部司马的只有夏侯惇、夏侯渊两兄弟。由此可见,这个书生对韩爵是极其看着的,是将他放在和夏侯惇、夏侯渊等猛将一条水平线上的。
听到这话,韩爵不由看向了这个书生。只见这书生留了个小胡子,长相有点老气,不过倒也算挺好看。给人一种成熟可靠的感觉。韩爵很好奇眼前的这个书生是谁,便问道:“韩爵见阁下气宇轩昂,并非普通人士。敢问阁下姓名?”
这个书生听到了韩爵的话后,朝他微微点头道:“在下戏志才,颍川郡人。只是在颍川学院读过几年书罢了,算不上气宇轩昂。”
戏志才,东汉颍川郡(今河南禹州)人。为曹操手下谋士。为人多谋略,曹操十分器重,不幸早卒。他死后,荀彧推荐了郭嘉。
三国演义中并无此人,三国志中只有寥寥数语。他被称为有“负俗之讥”。死后,荀彧举荐了郭嘉。
韩爵知道戏志才是个胸中有宏韬伟略,满腹经纶之人。想不到在这里相遇了。可是好像有哪里出了问题啊?戏志才是颍川人,按照历史上记载,曹操在占领了许昌、濮阳、河内等地后颍川的人才慢慢开始投效他,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荀彧、荀攸、郭嘉等人。而戏志才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呀!
难道说,荀彧已经在帮曹操做事了?所以戏志才已经被推荐了?
可是现在这个场合之下,韩爵又不能问戏志才关于荀彧的事情,他便先在心中记下了此事,打算日后再问。
夏侯惇推荐韩爵当裨将军,自然也有他的道理。毕竟一下子就让韩爵做高官,曹操军中的一些老将老臣心中会有所不满。所以夏侯惇认为让韩爵慢慢爬上来是比较好的做法。
可是戏志才却想得更远,如果曹操知人善用,愿意以高官厚禄招人,必定会有不少大贤和勇将来投靠的。曹操心中也是知道戏志才这个想法的,因为早在军议之前,曹操就曾问过戏志才关于招贤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