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神。此事,说来话长了……”
那一日,韩爵去找自己的父亲韩泫。无奈正好赶上了父亲加班,百般无聊之时,他便去图书馆看书去了。
在父亲从小的耳濡目染之下,韩爵也是个十足的历史迷。
自然,他也发现了那本野史。
那本不知道是谁写的野史,看着看着,他也睡着咯~
而后,他就到了,公元190年,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时时期。
醒过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身处虎牢关,他的身上穿着董卓军的装甲。
虎牢关,又称汜水关、成皋关、古崤关,洛阳八关之一,是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
虎牢关作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
此关当真可谓是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西周时,虎牢属古东虢国地界,归属于郑国管辖。
早早在鲁隐公五年(前719年)的时候,当时的郑国,败燕师于虎牢。
而鲁庄公二十一年(前672年),周王室爆发“子颓之乱”,周惠王复辟,郑国因功获赐予虎牢以东的地方。
鲁襄公二年(前570年),晋国占领虎牢。
韩哀侯二年(前376年),韩国,在虎牢灭郑。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使蒙骜伐韩,韩献成皋。
由此就可以看出,这座大关的重要性,对于建立帝国、征战天下的重要性!
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后来的秦置关、汉置县,以后的封建王朝,无不在此设防。
且先不说虎牢关在三国乱世之中的地位和影响,偶们先来看看,这座大关,究竟经历过多少帝王之相争!
走出“三国”的影子,虎牢关面目隐约。虎牢关之名,源自西周时期。据《水经注·河水》记载。
周穆王姬满在圃田泽打猎,命随从掠林惊兽时,忽然看到有老虎在芦苇丛中游荡,“天子将至,七萃之士高奔戎生捕虎而献之天子,命之为柙,畜之东虢,是曰虎牢矣。然则虎牢之名,自此始也。秦以为关,汉乃县之”。
在周穆王“柙虎”于此之前,汜水是周武王之弟虢仲的封地,史称东虢;因“柙虎”于此,方有“虎牢”之说,因此得名虎牢关。虎牢关之名,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朝代更替,屡有变化。
自秦代起,开始在“虎牢”设立关口:秦代名之为虎牢关,东汉建武元年置成皋关,东汉灵帝中平元年设旋门关,魏、晋为黄马关,隋设金堤关;东晋太宁三年赵主石虎讳虎为武,唐代避高祖李渊祖父讳,亦改虎为武,称虎牢关为武牢关;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真宗以虎牢关为“玉关之枢会”,“鼎邑之要冲”,诏改为行庆关;明洪武四年改虎牢关为古崤关;明晚期至清复为虎牢关;因在汜水之西,有时也被称为汜水关。
这些关口名字虽然更迭,但其位置大致就在“虎牢”之地,而作为一个地理概念,“虎牢”的范围涵盖汜水镇一带广泛的地区,春秋时期也曾在此筑虎牢城,某个时期很可能并非只有一个关口。
历史上许多军事活动均发生于此。春秋鲁隐公五年(前718年)郑败燕师于此。鲁襄公二年(前571年)晋悼王会诸侯于戚以谋郑,用孟献子“请城虎牢以逼郑”之计,开始在此筑城。
楚汉争霸时(前203年),刘邦、项羽(历史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