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脸愕然地望着赵东升,好像显得难以置信。
所谓大飞机,是指起飞总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是民航使用最广泛的主力机型。
早在七十年代初,中国就开始自主研制举世闻名的“运十”大型飞机,也就是业内人们通常所说的“大飞机”,仅比欧洲的空中客车起步晚两年。
八十年代初,“运十”首飞成功并获得了海内外航空界的一致赞誉,至今堪称中国航空工业的经典之作。
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1986年,财政部否决了“运十”3000万华币的研制费用预算,研制计划终止,“运十”项目最终黯然下马。
后来,中国想通过组装、合作生产麦道82和90,最后实现自己制造180座级干线飞机的计划,结果波音兼并麦道后就把md-90给停产了,中国买的生产线随之作废。
正是因为有了研制‘运十’的基础,才有了中国和麦道的飞机项目的合作,虽然中国研制的大飞机没有形成产业,但研制大飞机的技术和制造基础得以延续,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有能力造大飞机、并有设计大飞机潜力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大飞机计划终止以后,不少航空界的业内人士对此感到惋惜,认为如果坚持下去的话,十几年以后世界的天空中将不再是波音和空客的天下,中国的大飞机也将翱翔于蓝天之上。
这也使得直到二十一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国还在为国产大飞机而伤脑筋,不得不花费巨资购进波音和空客的客机。
“你知道为什么‘运十’会停飞?”梁佑当年也参加了“运十”的设计,他听到赵东升提及大飞机,沉吟了一下,神情严肃地问赵东升,这可不是一件开玩笑的事情。
“直观来讲,我觉得有三方面的原因,资金、技术和市场。”赵东升闻言微微一笑,缓缓向梁佑伸出三根手指,然后说道,“其中,在这三方面里,最主要的恐怕就是资金了,你也说过,造飞机是一项烧钱的活儿,没有三五七年不会出什么成绩,而国家现在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投入到这个看不见尽头的无底洞里。”
听了赵东升的话后,梁佑陷入了沉默中,赵东升说的没错,技术上遇到瓶颈、资金短缺以及没有市场是“运十”无法克服的困难。
相对于中国的大飞机,波音和空客的大飞机更加成熟,xing能更加优越,获得市场的青睐,这就使得“运十”的研究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在国家财政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当然是优先发展别的重要项目了,“运十”的终止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