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九十一章 副业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出去,所以赵东升只买到站票。

黄州市是河东省除了省城东平市以外最大的城市,石门市跟黄州相比就要逊sè许多,无论是面积、人口和经济都要比黄州差上一截,尤其是经济上,工业产值只有黄州市的三分之一。

“看来这个厂子有不少年头了。”赵东升在市区里逛了逛后,将吉普车停在了石门市纺织厂对面的道路上,望着纺织厂老旧的厂门的说道。

“它是咱们河东省最大的纺织厂,有着三十多年的历史,是石门唯一的一个副厅级企业,职工三四千名,我去年五一随市歌舞团到省里演出,遇见了石门歌舞团的人,其中有一个跳舞跳得不错的女孩就是纺织厂子弟,它在石门市的地位就像机械厂在黄州市的地位。”坐在后座的吴雯闻言,向赵东升说道。

“不出六年,它肯定会被咱们电器厂兼并,成为咱们厂的地盘。”赵东升点了点头,再度望向了纺织厂,微笑着说道,显得胸有成竹。

吴雯的双目不由得流露出惊讶的神sè,她可是听纺织厂那个跳舞的女孩说了,像黄州机械厂一样,在石门市市zhèngfu的支持下,石门纺织厂前年获得了五百万财政拨款,又从银贷款了五百万,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先进设备,生产的产品销量很好,不存在被兼并的前提。

而且,先不说电器厂届时有没有兼并纺织厂的能力,单单从级别上讲就存在非常大的困难,电器厂只是一个正科级的企业,了不得今年巴黎的展销会后升为正处级,可纺织厂是一个副厅级的企业。

在同一个省里,低级别的国企根本就没资格兼并高级别的国企,而且还是兼并一个副厅级的企业,这是一个程序的问题,如果换在不同的省份话还有cāo作的可能xing。

“头儿,咱们电器厂要它做什么?”王建军想的则是另外一个问题,纺织厂和电器厂可是八杆子也打不着呀,不由得狐疑地问道。

“衣、食、住、行是人们的基本生活组成部分,人们可以不买咱们厂的录音机,但是却不能缺少了它们,这可是一块非常大的蛋糕,咱们厂当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肯定要咬上一口,将其作为咱们厂的副业来发展。”赵东升笑着向王建军解释着,他准备将电器厂打造成为一个以工业为主,兼顾其他副业的综合xing集团。

这是赵东升对电器厂未来十年的规划,他只对张海山提及过,还是第一次告诉吴雯和王建军、汪媛媛。

赵东升的十年规划太庞大了,黄州市肯定无法满足他的要求,因此他的目光就投到了河东省境内的其他地市,对其他地市的优势产业进行了了解,其中就由石门市纺织厂。

石门市纺织厂不仅地方够大,而且有很多娴熟的工人,如果将来调整一下产业结构,可以建成一个集纺织和制衣于一体的产业基地,进行多元化的经营管理。

更为关键的是,河东省位于平原,是棉花的重要产地之一,发展纺织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虽然石门纺织厂由于引进了新设备,现在看起来发展得不错,不过这只是暂时缓解了纺织厂所面临的矛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八十年代末,伴随着外资的大量流入,南方沿海省份的纺织业迅速崛起,内陆省份的纺织业将受到严重打压。

在赵东升看来,石门纺织厂要想在国内纺织业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光买一批设备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体制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否则的话始终无法走出发展的困境。

据赵东升所知,石门纺织厂的领导层应该都是本地的领导,思想层面都停留在七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