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这时,荀彧也说道:“彧在京中时便已向潜阳说知:有朝一日,说不得要托庇于羽翼之下。今日便请主公成全了。”
郭斌大喜,听到荀彧嘴里一声主公,更是激动地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当下兴奋地一拍大腿站了起来,拉着张飞与荀彧,道:“得蒙两位看重,斌必待以兄弟。”
见郭斌又得贤才相助,郭嘉心中的兴奋与自豪无以言表,在戏志才半年多的教导与熏陶之下安定得多的性子使得他很好地抑制住了情绪地表露,只郭斌与郭全二人方注意到他握地发白的拳头,以及难以掩饰的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身体。
戏志才也是兴致高昂,他见郭斌与荀彧相处的方式,便知这颍川荀家的后起之秀定跑不出郭斌的幕府,今日得偿所愿,自是难掩喜色。这位为了天下苍生而投身郭斌幕中的“谋划士”,当真是处处为郭斌着想,郭斌除了心中感动,就只有真诚相待了。
这次县衙中的人事分配,也是郭斌与郭嘉、戏志才仔细商议后决定的。
赵云任县尉,掌管一县治安,那是毫无疑义的,这也是郭斌临出京前,向何进争取来的职位。乱世将至,枪杆子必须掌握在自己人手中,才是最安全的。
关羽则留在伏龙山庄,接替赵云,负责教训士卒。这是为了让他多多熟悉庄中的种种情况,以期其能在太平道起义之前尽快成熟,独当一面。
至于管亥,自从郭斌在京中身受重伤,他便一刻不离地护卫在郭斌身后,任是谁来了都劝不了他,郭斌也只得由他了。本来县尉这个位子,郭斌是想留给管亥的,他本想让赵云与关羽分别教训士卒,以便黄巾乱起时不至于兵不知将,造成混乱,可是管亥怎么都不同意,用他的话说,便是:“吾本主公家仆,只欲护卫主公周全,不愿为官。”郭斌听了,竟无言以对,便只能作罢。
徐庶则担任佐史,在县衙中为郭斌副手,帮助他处理日常事务,可谓“位高权重”。这是考虑到徐庶到伏龙山庄已有些时日,对庄中事务也多有了解。让他来县衙中,一是作为郭斌的主要助手,熟悉县衙中的运作方式,帮助郭斌处理琐碎事务;二是为了让他探听衙中的消息,并帮助郭斌把持住下层的吏员,许多郭斌不方便出面的事情,便由徐庶出面。
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吏员,他们的实力是不可小觑的。顾炎武曾说:“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胥吏也。”便是这个道理。
他们大都是本地豪族的子弟,不仅熟悉政事,而且人脉宽广,是根基不深的郭斌需要拉拢的一批人。拉拢好了他们,大半个阳翟县便算落入了郭斌手中。否则,吏员若与郭斌作对,后面必有大族支持,不但于政事上掣肘,在政令通达上,也是举足轻重的。
若是本地的豪族不能很好地与郭斌合作,那么即便坐在阳翟县令的位置上,郭斌的命令甚至连阳翟县衙都出不了,所谓掌控也是个笑话而已。否则便需要用绝对强大的武力将重豪族压服乃至毁灭,而这些在目前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徐庶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郭斌今日甫一上任,便送一干吏员酒一坛,钱一千,不是他钱多了烧的,而是他结好胥吏的手段,更是他上任之初走的一步棋。
戏志才之所以没有来县中任职,是因为他要于醉仙楼继续主持大局,情报工作、联络豪族、招揽奇人异士,哪一件也离不开他,而郭嘉则还是跟在戏志才身边学习理事。
司马徽则醉心教学,每日里只教训学生便让他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有点空闲还要深入研究郭斌提出来的力学三定律,实在是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再来县衙理事。况且以司马徽之才,若是他想做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