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曹尚飞说到这里,将一脸无奈的周昊推到身前,特骄傲地向全班同学隆重介绍道,“这是我们班‘周老师’。这次搬书能这么痛快,都是托了‘周老师’的福。来,一起感谢一下周老师!”
说着就带头鼓起掌来。同学们只听了个开头,还没听到过程,根本不捧他的场,倒是一起做苦力的几个男生挺兴奋地起哄,呱叽呱叽使劲拍。
“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本人的一点点聪明机智,反应迅速,见机行事,下面请再为我本人鼓掌十分钟,谢谢。”曹尚飞还不忘为自己表表功,可惜只赢来一片热烈的嘘声,都骂他赶紧书接下文,别四处跑题。
原来曹尚飞当时一听几个高年级学生把周昊当成老师,还挺客气地优先让他们取书之后,立刻一把拽住了想张嘴解释的“周老师”,又使眼色让其他几个同学装傻,趁着误会快手快脚地把书都领了回来,一路上嘻嘻哈哈的好似占了莫大的便宜。
而且不只他们几个觉得占了便宜,二班的同学们一听也都觉得占了大便宜。虽然书本来就是他们的书,书钱也是一分不差的都要如数交清,仅仅只是比别的班级领书领得快一些而已。为此,就连那些发到手里的,将要折磨他们半个学期的新书都觉得顺眼了不少。
于是在新书发完的时候,周昊就得了个新外号——周老师。
有些同学也疑惑,那几个高年级学生在学校这么长时间,本校有哪些老师还会搞错?
曹尚飞觉得这个疑问太想当然了,除了本年级的老师,其他年级有哪些老师,谁耐烦关心那些?再说了,除了各年级的任教老师,还有各个校务部门的老师呢?最重要的是,混水好摸鱼,没准这样的误会将来还会“大有前途”呢。
苏和和程蔚对“周老师”的这番便宜倒是一点都不稀奇。周昊长得大,这种误会他们已经一起经历了太多。尤其是他们三个在一起的时候,对比更加强烈,长得大的越发成熟,长得小的越发青嫩,这误会的机率也就随之翻倍。
三个人凑做一堆,周昊被当做是成年人这都算是正常范围之内的,他们还遇到过更离谱的:
有一次三人一起去买东西,程蔚负责砍价,那位老大爷也是个倔脾气,不仅不同意程蔚的还价,还气呼呼地朝周昊一扬下巴,“不信问你爸,看看这个价能下来不?!”
莫名其妙多了个爹的程蔚和莫名其妙当了爹的周昊,“……”。
当时这两人脸色精彩得苏和都不敢抬眼看。
大爷,您这眼神也是没谁了!
接下来学委开始组织发书,满教室都是新书的味道。重度阅读依赖症患者苏和特别喜欢这味道,把鼻子埋进摊在课桌上的书堆里,深深地呼吸了几口过瘾,引得她的同桌黄莺直笑,也跟着去闻书的味道。
发过了新书发校服,这回由顾于兴负责,苏和在一旁搭手记录名单。
中国学生的校服,起码苏和他们这一代人的校服都特别有中国特色:一套校服四季皆可,宽松肥大,特别有包容性。夏天可充做阿拉伯长袍,有益空气流通。冬天还可以套在厚款羽绒服外面当外套穿,防污耐脏。相当的经济实惠。
六十四中的校服在设计上就更为实用,在宽松肥大,兼用四季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耐脏的特点——黑地拼接深蓝色条纹,基本是干净埋汰一个样,特别受本校男生的欢迎。据称就算在球场里打十个八个滚,也不会因为弄脏校服回家被老妈揪耳朵。
苏和和程蔚不用问要的都是最小号的。但哪怕是最小号的,他们穿着也还是大得厉害。袖子长得快遮住了手指,衣服的下摆差点盖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