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看着上就行!”
“好嘞!小店最拿手是焖笋、珍珠圆子、粉蒸肉、清蒸武昌鱼。四个菜,三位爷吃着正好!要不要点酒水?”店小二特机灵。
“酒就算了吧,我们下午还有事儿。有好茶的话,倒可以泡上一壶。”孙元起没有询问身边二位的意见,便径自答道。
“成!小店刚好有几两上好的君山银针,如何?”店小二道。
见孙元***头,店小二才躬身退出包厢,出门便脆生生地喊道:“地字号包厢三位爷,焖笋、珍珠圆子、粉蒸肉、清蒸武昌鱼,上好君山银针一壶——!”
现在人多,上茶上菜还要好一阵子,碍着有其他人,孙元起又坐得和他们比较近,就没有闲聊,转而审视着同桌的那几位。
不用说,他们肯定是学堂的学生。人有四五个,不过菜却只有三碟,其中两个还是素的。他们不时夹一筷菜、刨几口饭,然后在书本上指指点点,用方言交谈什么。凑过去仔细一瞧,哟,他们看得不是光绪五年(1879)欧礼裴改编的《格物入门》么?怎么这么古老的物理教科书还在使用!
孙元起有些好奇,便随口说道:“你们怎么看这本书?这本书有些落后,学物理的话,最好还是看商务印书馆的那套。”
那些人没想到孙元起会和自己说话,都抬头望了过来。其中较为俊秀的一个青年用官话答道:“这是我们学校发的讲义啊,必须得看的。商务印书馆的那套,我们都听说过,虽然很好,不过据说挺深奥的,一般人看不大明白。”
有很难么?当年在崇实中学教书的时候,学生貌似都听明白了!
孙元起心里有些疑惑,又问道:“你们觉得物理难学么?”
那几个学生一齐点头。
“都难在哪里?”孙元起道。
几个学生顿时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从教材奥涩到术语生疏,从老师说话到教材编排,挨个抨击了一遍。孙元起猜到这些学生应该都是师从那位拽古文的***物理教习。事实上也是这样,在这个时代的大学里面,一门课只有一个老师。
想到这里,孙元起伸手拿过他们的课本:“这几天你们上课的内容,都听明白了么?”
学生看他拿教科书,都有些吃惊,半晌才答道:“就是不明白,我们才互相讨论的。”
孙元起把书翻到力学那一部分,看了几眼,就开始用通俗的语言和他们讲课,饭菜端上来都没顾上吃。直说了将近半个小时,才搁下书本,喝了口冷茶:“刚刚这样说,你们明白了么?”
几个学生连连点头。那位俊秀的学生好奇地问道:“你讲得真好,比我们的***教习三泽先生都好!你是——?”
孙元起眼睛一眨,开始编瞎话:“我们几个是准备来考你们学堂的。”
“是啊,我们是来考——你们学堂的。”杨度在一旁插话道。不过他话里的意思,孙元起、刘师培都明白:考者,考察、检查也。
两湖总师范学堂因为资金投入大、教学水平高,在华中一带影响甚大,确实有不少外地人来报考,所以学生们没有生疑。桌上有人说道:“你对物理那么精通,干嘛还来考我们学堂?直接去北京考经世大学得了!那学校是我们提学使孙大人办的,据说科学水平最高,连西洋人都来学习呢!”
听他这么说,孙元起有些得意和自豪:看,湖北的学生都知道北京有所经世大学!
其他人应和道:“是啊是啊,与其考我们学堂,以后出去做老师;还不如直接到我们学堂做物理老师,肯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