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古方氏被噎的“哼!”地一声,轻骂古老爹一家不是个东西便走了。
此时,古猎户家也忙碌开来。他家其实并不是真的猎户,只是很多年前遭了灾。家里的田地大多卖了出去,只剩几亩荒地,实在无法养活一大家子。
古猎户无法只能常去双鳌山外山打猎,补贴用度。
他家虽不是富户,却是人丁兴旺之家,有足足六个儿子。
最大的儿子二十四岁,叫做古大壮,已成家,还有一双儿女。
其妻是个直爽、敦厚的人,听说当年她父亲欠了赌债,要将其卖了,最后被古猎户给买下作儿媳妇了。
剩下的几个都还没成家,老二古二壮已经有二十岁了,一直往下排,古猎户最小的儿子今年也有十四岁了。
他婆娘因为早年遭了罪,累垮了身子,在生这老幺的时候,就没能挺过去。
因家里穷,古猎户这些年并未续娶,且对几个儿子更是加倍疼爱。
他常年进山打猎,家中时常能吃到肉食,这几个小伙子倒都是身强体壮的好劳力。
他家里妇人和孩子又少,所以这一路,算是走的最轻松的人家了。
古猎户刚喊了声停,他那几个儿子就将车厢卸下,牵着老牛去喝水、喂草料了。
小儿子去拾了些柴火回来,古猎户便催促大儿媳妇赶紧架锅做饭。
因为家里时常进山打猎,就常备着窝头、饼子之类的干粮。
他大儿媳妇一时拿不准,是只蒸些干粮还是煮些粟米饭,便问自家公爹说:
“爹,咱要煮粟米饭吗?还剩好些干粮没吃完哩。”
古猎户一直都是个极其想的开的人,他这些年常进山打猎,真正卖出去的猎物并不多,大多进了家里几人的肚子,要不然几个儿子也没这么健硕不是。
他点头,干脆道:
“煮一锅粟米,蒸一锅窝头。另外,趁着现在黑灯瞎火,路上灾民也不多,没人盯着吃食不放。
你赶紧将前天剩下的那半只野猪炒了,能炒多少算多少,用坛子装起来。
剩下的用盐腌制一下,风干了也能存的更久些。”
想了想,又觉得这两次躲难,都亏了古老爹家传的消息。
顿了顿又补充道:
“肉炒好了,记得给里正和你应民叔公家送去。一家送一大碗,要用大碗盛实喽。”
应民叔公,讲的就是古老爹家。古老爹在村里辈分不低,又有个童生的儿子,一般村民都得叫声叔公呢。
古二壮听到这话,当下就接过话茬子道:
“里正家是要送,一路上还得靠人家张罗呢。
应民叔公家更是要多给些,上次进山多亏了古老二给的消息,不然还不知道咋样哩。”
古猎户家几个儿子都点头附和,确实欠人家恩情了。
此时,古老爹家,饭已经快做好了。男人们围着草席坐成一圈,边喝水边讨论接下来的行程。
蝗灾刚过,接下来旱灾肯定会如期而至。他们一定得尽快赶往南边,不然免不了要渴死在路上!
现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逃了好些个时辰了,人畜都早已疲惫非常了。
女人们倒是心大,一是不知接下来会有旱灾。
另外嘛,就是家里有顶梁柱在,根本不用操心,反正看好孩子,做好饭就差不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