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你术数向来不好,这也太离谱了些。”
余淼淼不理会她们,她术数不好?她最好的就是算钱,这点算什么。
她继续道,“王大人有所不知,房陵首富张家有不少米粮抵用券,用此券去张家的铺子里兑换米粮,一张一石米的米券,售价一千文,要是以钱去买一旦米则要一千两百文。”
上次进城的时候,她就了解了一下,房傲南也是舍得花血本跟张家压价,现在张家的米券就是这么的优惠,买券的人不少。
当然张家也不算亏本,他们从房陵外运回来的米价比这个还要低一些,一石米外面也才八百文左右,还能提前圈钱,钱生钱。
可普通百姓没有那么多的闲钱屯太多的票券,大户人家自己就有土地,有粮食,再说,也有渠道从房陵外拿到更便宜的粮食,就算是优惠,张家的米券的销售也有限,除非有不少房傲南之流,打算恶意囤积张家票券。
“王大人可以向张家借钱,全部买米券,王大人一个月后按照张家的六分利归还,一千文多还六十文。将米券全部兑换成米粮,以米粮借给百姓,取价一石1060文,夏收至今也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后,百姓按照两份利归还,借米一石,也不过需要还一千一百二十四文钱,比市价的一千二百文还要低一些,想来百姓也是愿意的。”
余淼淼一通说辞,将兰娘和姜妈妈绕的晕头转向的,连连扯她的胳膊让她别让人笑话了,可惜余淼淼根本收不住。
“而且真正要向衙门借钱的人,肯定不会介意借到的是米还是钱。农户、佃户每年节衣缩食也会留下粮种,不到撑不下去,不会动这些粮种。只是去岁房陵秋收欠收,现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就难熬了,要是有粮食,也不会影响耕作。”
说完,王朗顿时眼前一亮。
听她说的很有道理,算来算去,好像不管是张家,百姓还是衙门都赚了,可这怎么可能?谁亏了。
余淼淼任由他们打量,反正她戴了帷笠,谁也看不清楚。
谁亏了?
张家高利借出去钱,还售出去不少米券,不亏。
百姓用低于市价的米价买了米,撑过三个月,也不算太亏。
朝廷收回了钱,不亏。
可,能够这么算吗?
显然不能。
余淼淼默默的想着,一会她要去找房傲南要点好处,房傲南没有那么多银子买光张家的米券,可要是王朗用她的法子,提前将张家的米大量兑换,那房傲南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趁着张家卖给衙门,米源无法补充的时候,他再去兑换,再切断张家的货源,就能给张家一击。
不过得跟房傲南通通气,等衙门里买了米之后再行动,不能真的把无辜百姓坑了。
李鹏举也瞪大眼睛看过来,神色略惊讶。不过想到现在赵蛮不能外出,余淼淼多半是赵蛮授意他如此行事的,厉王虽然一介武夫,但是权谋算计果真是厉害啊!
余淼淼不知道李鹏举的想法,要是知道也只能给他一个白眼,厉王?厉王在床上痛经呢。
她淡然的问,“王大人,以为这法子如何?”
“夫人这果真是好办法。”王朗神色一松,这几日的压力顿时松快了。
不过他皱着眉道,“那本官不是助长了这些奸商放印子钱的风气?”
余淼淼差点跌倒,震惊的看着他,这么好的万全之策,他居然说出一句这么煞风景的话来,要是他拒绝实施,她一定敲开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