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是有学识的。
李莉还有点惊讶:“《gonewiththewind》翻译做《飘》吗,不是应该叫做《随风而去》的吗?”
妹妹可能还是个女文青,只要知道了她的爱好,那攻略起来也就有了方向:
“它当然可以叫做《随风而去》呀,还可以叫《乱世佳人》,都是一回事,只是翻译的名字不一样罢了。”
沈光林甚至知道这本书的中译文有几个版本,但是他作为“海归人士”,不方便说。
因为这些知识点不该是他在这个时间点掌握的。
不过沈光林的话也获得了妹妹的一些好感:“你读过这本书是吗?我是拿它当英文学习用书的,里面好多词都不认识,还要查着字典看。”
妹妹并不高冷,只是爱学习而已,而且因为长得太好看,反而让人感觉疏远。
这个时代想学习英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上了年纪的人当年学习的大都是俄语,新青年才开始学英文和日语。
“书能拿给我看一看吗。”沈光林发出了邀请。
李莉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手上的书递了过去。
沈光林本想借酒醉迷糊碰一下对方小手的,没有得逞。
翻开书页,这果然是学习用书,里面标记的乱七八糟,好多词不但标注了意思,还标注了读音。
沈光林看着看着噗嗤就笑了。
有个英语单词:明天“tomorrow”,下面用娟秀的小字写着“特猫弱”...
果然,“汉语标注法”这个学习方法古今通用。
是时候展现自己的才华了!
沈光林翻开一个经典段落,字正腔圆的念到:
“iwasneveronetopatientlypickupbrokenfragmentsatisbrokenisbrokenandi’dratherrememberitasitwasatitsbestthanmenditandseethebrokenplacesaslongasilived......”
发音标准,语句流畅,情感充沛,这段朗诵比李丽的英语老师讲的还要好。
厉害厉害,简直技惊四座!
真不愧是留学归来的,果然不一样。
“莉莉妹妹,学英语还是要从音标开始学起,标注汉字这是走了歪路,将来会得不偿失的。”
这是惨痛的教训,沈光林也是学了那么多年才把不好的习惯纠正过来。
李莉有点羞愧,她的英语确实学得一般,阅读还可以,发音不行,自己也不敢大声说。
“我可以教你呀。”这几乎是沈光林脱口而出的话。
经过交流才知道,原来李莉妹妹读的并不是文学语言或者社科类的专业,而是读的物理系,妥妥的理工科应用型人才。
“佩服,佩服!学物理的都是顶尖人才!”
其实沈光林也是学物理的,他学习的专业跟李莉差不多,但是他并没有说出来,准备留在后面让李莉妹妹慢慢挖掘。
崇拜感也是需要时间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
接下来的交谈就更融洽了,沈光林在各种话题中转换自如,简直如鱼得水。
他能够跟老李探讨“布拉格之春”中苏联军队的表现,也能够跟阿姨探讨牛奶和羊奶中营养成分的区别,还能够跟李蓉聊起犯罪心理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