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在大家的意犹未尽和不尴不尬的吹捧声中,沈光林荣耀退场。
  他确实不用表现的太着急。
  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毕竟是奇货可居嘛。
  手性催化一直都是时代热点,热度值长期高达99,只差一度就会成为沸点。
  研究者们耸动的频率很高,随便一个契机都能造成火山喷发。
  而关于手性催化的研究,无论在什么时间点,只要一有大的进展,那几乎就是全球性的焦点事件。
  手性催化的两大核心领域是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
  后世有人对手性催化的过程进行过归纳和整理。
  其实,手性催化从工作机理上大致可以分为8种类型,而且各有特点,影响深远。
  而武田公司自己的化学实验室研究的就是逼NAP与金属铑和钌形成的配合物。
  这也是后世上影响力最大的催化方式之一。
  甚至,后来野依良治还凭借它获得了诺贝尔奖。
  逼NAP的氢化反应却实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能够出产很多不错的文章。
  但是对于沈光林来讲,他想要在这方面进行开创性的研究却很难。
  不是他不行,也不是国内的研究者不够努力,实在是铑和钌都是稀有金属,特贵,而且纯度不好。
  很多科学研究也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的。
  比如后世一种很有名气的金属维生素叫做铟,其实它是锌的伴生矿,全球70%的铟产自中国,但是真正能够处理它的却都是外国公司。
  就不说圆珠笔笔芯了,就连天然气中添加的那种臭剂,也就是乙硫醇,其实它也是进口的。
  乙硫醇被称作最臭的物质,没有之一。
  空气中仅含五百亿分之一的乙硫醇时,其臭味就可以被嗅到。
  乙硫醇的结构式很简单,也就是乙醇中的氧原子被硫替代。
  实验室制备它也不难,用硫脲和溴乙烷的反应就可以得到。
  但是国内那么多家天然气公司,竟然没有一家愿意生产这个玩意。
  国内曾经用乙基硫酸钠与硫氢化钠反应获得过这个东西。
  但是它缺点也很明显:线路长,收益率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