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216章 他成角了!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影子》的首映礼同在京城,不过他选择的是华夏电影博物馆。

首映活动在抖音、映客、央视频开启直播,花样很多。

整个首映礼分为好几个不同板块,有专访对话、映后交流、专家研讨会全程六个多小时。

特别是专家研讨会,黄白游也对戴锦绣发出邀请,但戴还是去了那面。

两场首映礼的资金不是一个档次,但电影终究还是要以电影来说话。

啪!

全场灯熄灭,首映了。

“偷我左脚鞋的是英国人,偷我右脚鞋的是霓虹人,华夏人的鞋都叫他们偷光了。无路可走,哪也去不了,走投无路行不得也!”

《南海十三郎》的故事说书人口中的江誉镠“疯癫”开场。

“传奇故事,有意思。”赵江小声,以前说书人讲的开篇,都有类似的楔子,先讲述一段故事主角的与众不同。

江誉镠是江太史公的十三子,自幼不服管教,别人读书他放火,校长教训学生,他要为民除害,就一把火点着了校长的蚊帐。

不过因为江誉镠天资聪慧,过目不忘,即便江家子嗣众多,他也是非常受宠。

长大后,江誉镠乖了些,知道用功读书,考上了港大的医科,但依旧不走寻常路,参加学生会的慈善酒会,别人洋装西服,但他一身长褂,金丝框眼镜,摇着一把扇子。

“明明声音没变,为什么感觉就像两个人。”小浩口中的两个人是指开篇报警时“老年蓬头垢面”与当前的模样。

应该是改变语气的轻重音吧,小浩猜想,前面遇到随性而沉,现在是清亮而轻,他就抱着学习技能的态度看电影,因此对电影剧情不那么在意。

电影的观感比较私人,或看剧情、或看镜头语言、或看演员的颜值等等,莫衷一是。

不过首映礼现场演员多,还有拿下五个影帝的宣传,很多人都抱着见识演技的观点来的。

[薛五爷:“我唱的都是大仁大义之戏。”

江誉镠:“我写的都是有情有义之词。”

……]

“这动作好,好在……对哦,为什么好?”小浩挠头,写笔记都不知道如何概括。

完蛋了,这怎么学。

身后坐着的影评人和自媒体人无语,因为他们也想知道,为什么几个小动作就感觉把人物演活了。

这段台词是薛五爷邀请江誉镠做剧团编剧,后者高兴给自己起个艺名,几个碎步,手中折扇几下翻转。

“粤剧扇子都是闺门旦使用,千金小姐这一类,动作很舒雅,他的这个收扇和开扇就是从中演变来的。”

“还有他的步子,就是粤剧里走圆台,而江誉镠的人设是从小听戏的票友,所以这动作符合角色,所以看着舒服,好演员就是从细节入手塑造角色。”

娄老师夸赞,他欣赏演员用细节描绘角色。

专业!但影评人和自媒体不由感叹,因为两人即便不知道什么闺门旦开扇,什么走圆台,也感觉是戏步,这种记忆根深蒂固。

角色做不合适的举动会让人不适,同样角色做合适的动作就很舒服,也暗自佩服,这就是五帝的含金量吗?

“走圆台是什么?”小浩突然又小声地冒出来一句。

“……”这个重要吗?

娄老师还是解释了一遍,“走圆台是代表这个角色跋山涉水走了很远的路,因为戏台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