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说,要混乱许多,也更加多变,难以在赛前预料预判,但它又与真正的乱战不同,因为它有着明确的核心主线,所有参与者都不能脱离这个主线之外。
所以,观赏性上来说,一点不比十三人团战差,甚至因为一切变换反复都在顷刻之间,眨眼之间,强弱先后之势就可能颠倒数次,就激烈程度而言,比之十三人团战,犹有过之。
而对所有参与者而言,相比于十三人战的攻守均衡,这种模式重速度,重攻击,轻防守,速度跟不上,一切都是白搭,伤害不够,防御再强也很难成事,即便是防守,也是以攻代守,在高速的移动中进行防御。
若是站桩式防御,基本可以看成提前宣告退场了。”
这种模式,同样给姜不苦以很强的既视感。
这和他记忆中的一些画面,唯一的差别就是他们头上没有罩个狮头,若在配上锣鼓和鞭炮,那就更加契合了。
而朱富荣还在唾沫横飞:
“虽然都是以最终拿旗为目标,却真的是两种迥异的模式。
斩旗法模拟了不同势力组织之间的对抗方式,在攻击对方老巢,完成斩首的同时,还要谨防自己的老巢被端。
所以,有攻有防,有来有往。
而夺旗法模拟的却是不期而遇的双方对某个无主之物的争夺,谁先一步,这东西就归谁所有。
所以,在攻防之外,更要快。最好还要有机巧的心思,善变的技巧。”
由此,也可以略窥校际联赛的些许野心。
姜不苦看着场中你牵我拉,互扯后腿,明明放开了速度很快,实际上却非常艰难的往藤球位置接近,即便是远远看着,他都能够感觉到那种身心疲劳,仿佛行走于陷人极深的泥沼之中,每一次拔腿前行,都是那么艰难。
依着他的性子,是绝不愿陷入这种境地的,若让自己参与这种比赛,他觉得,最能让他畅达的做法,就是坚持本心,一意孤行。
不过,他也知道,这种做法大概也就对自己有效,对其他人来说,和自寻死路差不多。
他不由心中想道:“能否先舍下对旗帜的争夺,先把对手全摆平,然后,再去慢慢夺旗?”
话才出口,他就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
胜负的条件是谁夺旗谁赢,和“歼灭”数量无关。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用尽手段歼灭对方四人,可只要有一个漏网之鱼,赶在他们之前拿到旗帜,胜利依然属于只活下来一人那方。
在这种没有任何事先布置的地方,“意外遭遇”另一个队伍,除非双方实力非常悬殊,不然,在另一方一意想逃的情况下,想要将五人全部围而歼之,没有任何漏网之鱼,难度大到不可能。
而若一方具备这种实力,这种碾压局,以任何方式都能够轻松获胜,自然也就没有怕被对方扯后腿这种顾虑了。
所以,在这种模式下,夺旗将是一场对心力、体力、精神力的极致考验。
随着比赛的持续,观众席上不时发出各种意义的呼喊,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中战斗模式对观众的吸引力。
就在这时,观众席上忽然发出一声这局战斗开始以来最大的惊呼。
在双方成员的你来我往中,一公里的路程终于即将结束,藤球眼看着就在前方不远处,忽然间,红方战队除队长之外的另四人同时向蓝方一人集火。
此人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直接从比试场中消失不见,这是裁判预判到这一波攻击超出了蓝方队员的承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