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利,天道何存?公义何在?”
董舒中气十足,声震全场!看大家被震住了,他接着说道:“我们到书院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大家以前怎么想的我不管,但书院教大家知识的目的是......”董舒停顿了一下,他铿锵有力地大声说:“就是大家在校训碑上看到的那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天地立心,就是人生天地间,既要遵循天地之道,自然之理,继承天地的道;又要利用天道自然之理为社会服务,为人类服务!”
“为生民立命,就是我们不仅追求个人的私利,更追求黎民百姓的利益,关心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建立各种制度文化,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
“为往圣继绝学,就是我们要学习先贤圣哲的大道,信仰它,传播它,发扬光大!使道之传承永不断绝!”
“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让国家能够长治久安,人民世世代代过上太平安宁的好日子!实现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至高理想!”
董舒掷地有声地说:“这就是我们的理想,我们的志向,我们读书的目的!这里没有私利,只要公义!纵然朝代更替,社会变幻,我们的追求一直不变!这是先贤圣哲的道,也是我们的道!”
全场师生都心情激荡,一种继承天道、弘扬天道的崇高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仿佛都肩负着传承的重任,很多人为自己以往的个人私心而羞愧!
董舒就像是一名伟大的演说家,看大家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他又说:“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没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我们可能迷失偏离了自己的初心;没有自身对道的理解,传道就成为空谈!没有丰富的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为民也会成为一句空话!当危机来临、灾难降临的时候,你如何应对?去死吗?”
董舒的话直指人心,前一刻他让大家热血沸腾,后一刻又让大家如冰水浇头,浑身为之一冷!
李云听得酣畅淋漓,心中的困惑似乎有有点解开。他学道是为了什么?为个人、家人过上好日子?他已经做到了;为了道,似乎有点遥远。现在他明白了,他修道,小者为了个人、家庭,中者为了身为人而依存的种族百姓,上者为了天地自然之道。而这三者是一体的,天地孕育了人类,人类又由个体组成,最终实现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达到自由之境,天地永存,人类长安,个体与人类和自然和谐共鸣!人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精气神合一达到无限之境!
董舒又继续说:“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既有高远的理想,是那高飞的鸿鹄,而不是屋檐下的麻雀;必须是脚踏实地有真才实学,而不是夸夸其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天降大任,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暂时的困苦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各位学子,我们书院会为你们提供一个舞台,如何成就你的学识才干,为将来创一番大事业打下基础,就是看你们如何行动了!”
董舒讲完,全场掌声雷动,每位学子那颗努力向上的心被激发出来了,这中间必将涌现出一批栋梁之才。
开学典礼之后,各班组织学生开始选课。必修课的经学、史学、文学、法学四科,各科每班均有一名导师由浅入深讲授。选修课的四门,李云想来想去,还是选了基础实用的学问,就选了张熹开设的《天下郡国论》、王阳开设的《诸子论》、魏僚开设的《历代大帝论略》、韩天开设的《经济论》四门。《天下郡国论》主要讲国家各地地理、物产、关隘等,《诸子论》主要讲列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思想,《历代大帝论略》主要讲历代贤明大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