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此人早年中过举人,但由于言辞尖锐得罪了朝中某些权贵,之后便未能补得了实缺,所以就离了京城回到苏州。
毕竟是中过举人的,王贞明的名字在文人中颇具影响力,集仙居也因此拉拢一批文人士子,顾青山与张博宁便是这其中两个影响较大的。
“其实楼中早就从醒八客茶楼引进了一批奶茶,我这就叫人去给你拿。……青山兄,好久不见。”
就在几人谈话之际,一名身着黑色劲装的青年走向诸位书生,此人看起来干净利落,倒是像一名练武之人,但面相看来,又显得十分儒雅。
顾青山听到这边说话,抬头便看到这走过来之人,记忆飞转,那位去年还书生意气的青年,如今却换了一种感觉,不由起身感慨道:“这才一年没见,王贞明已然换了个模样。”
王贞明给坐下几人打过招呼,便随手挪了个椅子坐过来,笑道:“青山倒是没变,还是这般闲适。……听说之前得月楼诗会听闻你与博宁的作品都被收入楼中。”
在次提起这事顾青山又是一种感觉,毕竟张博宁这些朋友无法与王贞明相比,他的简单一个夸赞,便顶得上无数人的吹捧。
只是他终究已然名声在外,虽说苏州第一才子的称谓有些过,但毕竟益慕圣贤之道,因此谦恭道:“不过是一场小聚会,至于诗文也是徐大家赏识而已。。”
说起徐大家,王贞明也不由肃然。
此人如今掌管着得月楼,据说极其博学,曾经中过进士入过翰林,后来因为庚戌之变弹劾严嵩不成,反被削职为民,辗转来到江苏开起了这间得月楼。
不过这位徐大家很少露面,每年也就端阳中秋这般的大型节日才会露面片刻,之后便很少有人能见到。
因此顾青山这随意的一句话,其实蕴含着许多,比如仅仅一场小聚会,徐大家便出现了,而看其他几人的反应,似乎并不知道这件事,便说明顾青山见到了徐大家。
至于所谓的赏识诗文,实质上还是顾青山得到了赏识。
这些许内容在一旁的沈无言能听七八分,但王贞明却全都清楚,他只是淡淡一笑,将伙计送上来的奶茶给几人倒上,接着道:“怎的没见博宁过来?”
顾青山轻叹一声,道:“博宁对那位婉儿小姐素来有意,怕是又去书坊那边了吧。”
“又是这位婉儿小姐……”沈无言一边喝着茶,其实已经无心在看书,毕竟那是自己指腹为婚的妻子,虽说即将被退婚,但现在还没退不是。
那边谈话还在继续,王贞明继续道:“听说最近苏州并不安静,之前大儒巷那边新开了间茶楼,本没想到会有什么大的起色,却不料这短短的一个月,已然拉走了我集仙居大半的客人,要不是昨天去和那位小老板谈成这单生意,怕是又要失掉一部分客人。”
顾青山不由回想月前也是这般喝茶,那几位躲雨的孩子引发对醒八客茶楼的讨论,期间张博宁还十分不屑,却不料这短短的一个月,便有如此动静,不由庆幸自己当时没有过多的评价。
“却是不知道这茶楼的幕后之人又是谁,这奶茶……贞明兄学识广博,以前可曾见过?”
被顾青山这般一问,王贞明也哑然一笑:“学识广博算不上,不过这奶茶还真从未见过,味道还不错,昨天回来我便一个人喝了一壶,改天给徐大家也送去一壶尝尝。”
二人这般说这话,一名书生好奇道:“却不知道这醒八客茶楼的幕后之人又是谁,之前听闻顾元庆先生也常去那边,茶楼的一名小伙计如今就在顾先生那边当门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