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
“王公子,你觉得如今苏州哪些文人有真才实学?”
本就是随口问了一句,这位王公子却来了兴致,笑道:“当年严世藩道出天下唯有三人,其一锦衣卫陆柄,其二兵部尚书杨博,其三便是他严世藩。”
严世藩乃是内阁首辅严嵩之子,此人之才的确可怕,且善写青词。对于此人,沈无言倒也不得不承认谋略惊人。至于剩下二人,自然不在话下。
“……说来胡于明所说的杭州之才,倒也不少。至于苏州今日之才,在下首推知府大人之子徐时行,此人言谈为人都极具相才……”
这位王公子谈起当世之才口若悬河,从被嘉靖七年仙逝的阳明先生,直到内阁次辅徐阶,以至于被流放多年的杨慎被挖了出来。
“那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沈公子你来说说,今夜这诗词又有哪一首比得上?我看当世也只有徐渭徐文长比得上此人之才。”
徐文长自然不知道此时在得月楼的某个桌角上,一名未来位列百官之首,为大明江山立下不世功勋的青年,此时正在议论他。
此时的徐文长还在胡宗宪府上。
今夜端阳,胡宗宪的幕府中人都在府上,这边的盛况也不是得月楼那边能想提并论,或者可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
这里的客人每一个叫出名字,都能响彻大明各个角落的。以戚继光俞大猷为首的抗倭将军,还有谭伦这般的朝中大元。
此时酒宴到了极致,许多不胜酒力之辈已然倒下,胡宗宪这边只剩下徐渭还在一旁,他痴痴一笑道:“总督大人真的以为打了胜仗就能被宽恕?”
胡宗宪知道徐文长所说之事,无非是攀附严嵩,以如今的事态,怕是严党也快完了。
“无论如何陛下如今勤于修道,朝政上还是严相在管,这边的事也说不准,你我还是用心为国就是,即便出了事,我也会保你等无恙。”
徐文长长叹一声道:“已经说了很多次,倭寇这边实在是不能仅仅凭着打败就能解决的,海禁一日不解,沿海终究不得安宁。”
“这也不是你我能管的,……你那位朋友提出的筑城之事,倒是有些意思,只要他们掏银子,就随意给那些富商一个名头,其实也是可以的。”
大抵是又想到其他一些事,徐文长忽然大笑一声,接着轻笑道:“还记得那一年,总督大人调侃海瑞买了二斤肉的事,官做到他这种地步,也的确不容易。”
“的确不容易……说起海瑞此人,他倒也不同于其他一些清廉之辈,却也颇有能力。”
提到有能力,徐文长不由又想到那位看似平凡的书生,随即喃喃道:“无言若是能执掌天下又能如何?怕是要换了新天。”
许是酒喝的太多,这句话胡宗宪也未听清,只是听到无言二字,忙道:“提到那位沈无言,有机会还是要去见见的,既然他不愿做官……。”
后面的话没有在说下去,徐文长缓缓起身拿起一只酒壶在胡宗宪的目光中起身离去。
“我可不想无言步我的后尘,若是总督大人出事,文长便去辽东,李成梁那边倒是个好去处。”
……
得月楼诗会已然进行到一半,此间诗作层出不穷,有佳作也有寻常篇章,不少文章被得月楼收入楼中。
此时二楼的茶会也算完结,不少茶商站在二楼看着楼下的盛况,不由说说笑笑感慨万分,最终那边的结果就是,集仙居将这些茶庄收为附属,这些掌柜的也不至于离开苏州,算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