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在的购买力和大明的商品进行贸易。
奏折中说,本国的白银极为低jiàn),犹豫钱多物资少,购买力低的不要不要的。
这就是郑长生在雨花书院李给学生们讲的,供求关系。
老朱是懂这一点的。
而大明的瓷器、漆器、丝绸、木器等在国,尤其是上层权贵之间那是极为抢手的。
一件丝绸制品,就能轻松的换取几十上百两的白银。
就这还供不应求,这简直是抢钱好不好啊。
老朱看到这里的时候,乐的鼻涕泡都出来了。
其次,为了贸易的方便,大明可以直接派遣时节常驻本国,开设一个宝钞兑换的钱庄,并负责贸易事宜。
直接用本国的宝钞兑换国的白银。
当然这可不是只针对大名和权贵们,普通的百姓也可以用白银兑换宝钞。
用白银兑换宝钞,可以给他们一个很优惠的价格。
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把白银送到宝钞钱庄去兑换的。
这个时候大明的钱币,才是硬通货。
老百姓手里的白银就是低jiàn)的不能在低jiàn)的垃圾品了。
谁让人家盛产这玩意呢。
随便一个大名的势力,就可以控制一座银矿,开采出来的白银数量惊人。
可是他们没有商品,那就需要找大明的商人去购买,但是你以为大明的商人是善男信女吗?
那给他们的价格压的极其低下。
他们吃了不少亏,可是又无可奈何。
但是现在大明官方直接出手,派出常驻时节,统筹经商事宜,那些零散的商人就无从下手了。
还有,官方给他们的兑换价格要丰厚许多。
他们还不是抢破头的找上钱庄去兑换啊?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陷阱,郑长生说的很清楚明白。
以前国人找大明商人兑换的话,大明商人给他们兑换的是铜币。
可是现在郑长生一出手,就把这个漏洞给堵上了。
本来国内的贵金属就缺乏,铜币就不够流通使用的,你在给国人大量的兑换,那不是雪上加霜吗?
郑长生规定只许兑换官方的宝钞。
说到底,宝钞就是一张纸而已,这是郑长生给国人挖的一个坑,埋的一颗震天雷。
就看国人,老实不老实,如果不老实,就引爆,保管让国之内大乱。
现在国竟然敢和北元小朝廷眉来眼去的,还敢裹挟进入大明朝堂的争斗,跟胡惟庸勾搭连环,这他娘的是给脸不要脸啊。
现在也就是郑长生和老朱还没腾出手而已,到时候一旦腾出手,收拾小本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这个主意真是高明,老朱心里美,比三伏天喝上一碗冰果子酿都要过瘾。
第二个阶段就是等国内的况稳定了,弥勒教剿灭后。
就是收拾国的时候了。
到时候,大明可以组织海船商队,大规模的和国贸易,当然这个时候也是到了要收获果实的时候了。
相信这个时候,经过数年甚至更多年的贸易,国的上层人物早已经习惯享受大明的商品了。
你就是不和他们贸易,他们也绝对会打破头的找上门来和你贸易。
这个阶段就是培植势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