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按理说,这宋徽宗赵佶本来无机会继承大统,谁料宋哲宗二十三岁英年早逝,无子,故宋朝皇室由他的弟弟寻找继承人。本来哲宗弟以大宁郡王赵佖最长,惜患有眼疾不能继位,故以当时封为端王的赵佶继承大统。
章士伦的爷爷,也就是当时的宰相章惇反对赵佶继位,反而建议立哲宗同母弟蔡王赵似,但向太后支持赵佶继位,故赵佶顺利成为大宋皇帝。
赵佶继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并还说如“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先不去评论这后世的说法,只说章惇老爷子这眼力,那真得是不差的,赵佶继位之后,北宋也就走向了末路了。
当然,因为曾经阻挠赵佶继位,章惇老爷子也是被贬官好几次,从国公和太师的位子上贬成了庶民,最后病死,在秦商看来,多半是气死的吧,眼看着这么个不争气的皇帝把朝政让那些狗贼把持,能不生气吗?
有一种说法叫爱屋及乌,秦商欣赏章惇老爷子,自然对章士伦也颇有好感了,更何况章士伦如今这般处境,真得是与他同为天涯沦落人啊。
两人正聊着,那边洪老帮主喊了一声:“饭好了,过来吃吧。”
秦商和章士伦走了过去,发现锅里头已经没有了异味,多半是香味将怪味给遮掩住了吧。
而且之前的馊味并不严重,估摸着吃了也是没事儿的,想他小时候,家中贫穷,那时又没有冰箱,蒸的馒头都放在外面,一到夏天就容易长毛,不过只要馒头里面抽丝不严重,热了之后一样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正犹豫着要不要尝尝味道,就听章士伦笑道:“兄弟怕是闻出了什么吧,其实不必担心,那味道正常,并不是馊了,而是一种特殊的保存方法,气味不好闻,但肉还是吃起来蛮香的。”
听章士伦这么说,秦商不由得就想到了臭豆腐,不过北宋年间应该是没有臭豆腐的,那东西是在清朝的时候才出现的。
当然了,也不能排除类似臭豆腐的东西。
“原来如此啊。”秦商摸了摸肚子,真有点饿了,他倒不是没钱去买吃的,只是盛情难却,如果不吃,那就是瞧不上这洪老帮主和章士伦了,暂且尝上一口吧,也算是礼貌,反正后世小时候也吃过苦,倒是不怕。
“尝一口吧。”洪老帮主笑着说道:“听小兄弟的口音,必然不是汴梁人,沦落到此,都是咱丐帮的朋友,总有一口饭吃的。”
人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秦商还如何推辞?只好点了点头道:“那行吧,麻烦给来上一碗,自家饭量小。”
洪老帮主见他没有推辞,显然非常高兴,亲自拿了个大勺子,给秦商弄了一大碗,那碗幸亏是破了个豁口,不然的话,洪老帮主可能还会舀更多,这人也未免热情过头了吧,倒是让秦商不由心中苦笑。
不过这饭虽然不是什么好饭,但卖相还可以,炖成一锅,有肉有菜的,红红绿绿,倒也丰富。
人家丐帮人都是这么过来的,秦商觉得自己的胃也没那么娇气,于是干脆就端了过来,说了声谢,打算试一试了。
其余乞丐竟都没有吃,而是看着秦商的反应,似乎是等待着秦商的赞赏,或者说评判。
说真的,秦商后世活到三十多岁,好的坏的东西基本都吃过了,小时候那种黑得跟炭一样的馍馍,吃起来也是一样的香,后来发达了,倒也吃过山珍海味,可以说并没有委屈自己的胃,只是这乞儿吃的东西,倒还真是从未尝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