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一百零四章 高雄特区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的确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更多的厢军也盼望着能有机会分一杯羹。由于金矿的原因,台北作为台湾的首府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赵抦已经在向朝廷报喜的同时也提出将台北定为台湾首府,料想朝廷必将核准,这无非是走一走过场,首府定在台北已经没有什么悬念。

按照茅庚的设计,台湾是大宋的特区,但茅庚还不满足于此,茅庚要的是自己能够设计制定经济政策的一方地盘,也就是说,关键是要在台湾这个特区内再设一个属于自己管辖的小特区。台湾特区太复杂了,光原住民就有十好几个部族,金矿的管理也是一宗麻烦事,茅庚可不想浪费精力在这些方面。避开台湾首府另觅他处才是明智的选择。

因此,茅庚打定主意,选择高雄作为自己的地盘,茅庚向赵抦提出申请,以高雄为中心,划出10万亩作为高雄特区,由自己管辖,条件是三年免税,二十年政策不变。至于在军政上,还是统一归台湾特区管理。茅庚的思路,基本上是套用后世经济特区的模式,连特区的名字都照搬不误。

赵抦对于茅庚要去高雄发展,有些不解:

“茅先生,当初你不是建议重点在台北发展吗?为何又变卦要去高雄?”

茅庚便将高雄找到了水泥原料作为理由,又指出不能光是发展台北一地,高雄那里也应重点开发。

赵抦也知皇祖父对于水泥生产寄望殷切,再说台北这里势头很好,让茅庚去高雄将那一片发展起来也不错,南北同时发展,当然是最好不过。

“十万亩太少,给你的地盘怎么说也要一百万亩吧,特区之名闻所未闻,不如就叫高雄县,我向皇祖父推荐一下,就让你做高雄县令好了。”

好嘛!赵抦要提拔自己,还许诺给一顶七品县令的乌纱帽,足见赵抦的看重。可茅庚不为所动,茅庚觉得十万亩已经是足够大的地盘了,六十几平方公里呢!什么样的工业区需要这么大的地盘!再说咱走的是精品路线,不求大,只求精,集中资源发展一块小地盘,发展起来既快又好。要是地盘一大,自己掌握的资源毕竟有限,又怎能面面俱到,急切之间也只有择其重点发展,可这样一来,却要浪费自己很多精力在广大次要地区了。

“如国公所知,下官之长处,在于生财有道,而不在于治理一方,这县令一职,下官实不敢当。下官只想有一块地盘,只要足以让下官发挥所长便足矣!地盘过大,对于下官却是累赘。要不然国公就划出高雄方圆十五万亩的地盘,作为特区交由下官管理。须知下官才能有限,这已是下官所能照顾的最大地盘了。”

茅庚深知这县令是一个流官,当了县令就意味着以后随时都会调任升迁,说不定过一两年自己离任便人走政息,这个七品乌纱帽最好还是不要碰的好。好不容易有创办特区的机会,给个县令咱也不换。

赵抦像看怪物一样地盯着茅庚看,好一会,这才呵呵一笑道:

“难怪当日茅先生与皇祖父打赌,你不要三十万亩,只要十五万亩。好吧,既然如此,就如你所愿吧!”

赵抦觉得这十五万亩反正将来是要给茅庚的,照台湾如今的势头和茅庚理财的能力,茅庚赢得与皇祖父的赌约这几乎是板上钉钉。三年后给茅庚十五万亩,总不能都是荒地吧,以茅庚首倡取台的功劳,理应是赏赐十五万亩上好田地才足以表彰其功。反过来,现在给他十五万亩,全部是荒地,要由茅庚从头开垦。如果算起帐来,与其三年之后再给,还不如现在就痛痛快快划给他十五万亩划算。

赵抦替他皇祖父打起了算盘,双方你情我愿,立时就将此事定了下来。因为不涉及知县任命,茅庚提出的“特区首长”在赵抦眼里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