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食盐反应制得芒硝,芒硝再与石灰石、木炭混合入炉煅烧,便能获得纯碱。
十分幸运的是,大宋的芒硝随便在地底下挖挖就有,尤其在衡州,挖下去二三十米就是芒硝,堪称量多价廉,这一来,便直接省去了制硫酸这一步。不过,让茅庚烦恼的是,吕布兰法制碱的纯度一直不怎么样,所以目前更多的还得依赖醋石制碱。看来,也得模仿一下人家法国的搞法,来一个重赏激励,也许就会有人去千方百计找到其中的窍门。
不过不管怎么样,“两碱”化工算是初具雏形。
赵抦不光是看了制纯碱,连纯碱制烧碱的过程也看过了。用醋石制得的纯碱作原料,加热水调制成纯碱的饱和溶液,然后加入过量石灰乳,就制得了烧碱。不过,赵抦也就是看看而已,并没有提出任何问题,茅庚本来想跟他解释热水能够提高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之类的,但赵抦看来对于化学真的是没有太多的兴趣。
“茅庚啊,这些烟、气、粉、水、液、灰,我看得头都大了,这些炼丹之术------哦,是化学之术,只要你明白就行了,我就不掺乎了。”
茅庚摇头!
好吧!你不为我的得意手笔喝彩也就罢了,可是你非要将堂堂的化学视为炼丹术,这叫人情何以堪!
“茅庚啊,我想清楚了,我还是去掺乎造船吧。”
对于赵抦要求参与造船,茅庚表示理解,堂堂国公,当然要抓就要抓大项目,比如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之前赵抦重点抓了栽种红薯,虽然至今为止赵抦一直还是关注红薯的长势,但一不用他浇水,二不用他浇肥,真正要关心的只是再过些日子红薯到底能有多好的收成,这归根结底是以粮为本的时代作为皇室接班人应有的一种正确姿态。
赵抦青春年少,正是大有理想的年纪,在茅庚这里,去掺乎别的,好像都不符合他国公的身份。倒是一直被茅庚视之为代表最高制造业水平的造船业,由敬爱的国公来指导一下,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满足赵抦的好奇心上,都是舍此别无其他的不二选择。
“国公想要做甚么,我都是全力支持的。”
只要不去造火药、造地雷,或者围着锅炉转,茅庚觉得赵抦要干其他任何事,都可以由着他。
但赵抦下面的话,让茅庚吃了一惊:
“茅庚啊,姜之昂所造之船,好象太小了一些吧,要我看,要造就要造一艘大的。不过,也不知船太大之后,能不能也用上蒸汽动力?我是说,蒸汽动力也能象推动小船一样推动大船吗?”
茅庚心知,赵抦这是看过姜之昂正在造的一艘捕鲸船了,这艘捕鲸船之所以用上了蒸汽轮机作动力,一方面是为了试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捕鲸的需要,茅庚记得,捕鲸船一向是讲究速度的,目的便是能追上在海中快速机动的鲸鱼。
“国公,蒸汽动力当然也能用在大船上,只不过暂时还达不到那么高的动力,这得慢慢来,也许一年之后,能够驱动大船的蒸汽机就能造出来。”
“我听姜之昂说,船上要装大炮,大炮是甚么?”
连这也知道了!好吧!看来对赵抦毫无秘密可言。
“大炮嘛,造了两尊试了试,还有些毛病,不过,再过两天,国公就能一睹大炮的威力了。”
说起大炮,其实茅庚最迫切要弄出来的,还是捕鲸炮。茅庚觉得,既然造捕鲸船,那就要造出与捕鲸船相匹配的武器。其实大炮在早一段时间就已经试射成功了,只是刚开始造,问题多多,放在他人那里,那一定是大喜过望了,但在茅庚眼中,大炮的铸造技术还是有点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