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一百三十三章 打的是钱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哈哈!”

但赵眘随即神色一黯,叹道:

“唉!北伐,打的就是钱呐!可惜!可惜北伐又岂能做到稳赚不亏啊!”

对于北伐,大宋朝中一直不乏热情,但民间其实对收复故土并不热心。因为隆兴(1163年)北伐让财政出现了一个不小的窟窿,只好加发会子,高宗手上第一次(1160年)发行会子是三百万贯,之后不停地增发,赵昚也搞起了量化宽松,到乾道二年(1166年),总计发了两千八百万贯会子,导致物价大涨,会子贬值。当然,增发会子不仅仅是为了补窟窿,还是为了继续北伐。不过,这么一来,民间对于北伐就有了恐惧心,担心不仅打仗要花钱,就算收回故土,恐怕还得由江南百姓去养中原百姓,反正最终的负担还是必然会转嫁到百姓身上。故而寻常百姓非但对北伐不热心,反倒是担心更多一些。

赵眘感觉自己的一片苦心不能得到百姓的理解,一雪靖康之耻的北伐,咋就这么难呢!居然还得不到广大百姓的理解支持!这让赵眘很受伤。不过,赵眘也不得不承认,北伐确实是一件烧钱的事,而且烧了钱还不见得能打赢,事实就是如此。

当然,那是以前,要是北伐也能像取下台湾那样,不仅不亏本,还能大赚特赚,那是一番什么光景!

但很显然,那是做梦。

赵眘原本感到异常沮丧,赵眘明白,北伐大业,要指望大宋军兵的勇气恐怕是不靠谱的。指望大宋的老爷兵拿着和金兵一样的武器,靠两条腿战胜金兵的铁骑,好像看不到取胜的希望。不过还好,如今茅庚提供了一个新选项,那就是超级兵器一件一件地出世,没有战马的大宋步兵就算在作战意志上并不给力,但一旦拥有超级武器,金军骑兵就不见得有那么可怕了,战而胜之是完全可能的。

大炮、铁船,看来就指望它们了。但同样,也得烧钱!

在场的其他人不知道赵眘这会儿转开了这么多心思,葛邲顺着赵眘刚才的话头,建议道:

“秉官家,北伐固然是花销甚巨,但臣以为,增加朝廷收入,也并非没有法子。事急之时,也可适当增发会子,此外高雄特区那边,无妨多供一些铜、铁、石炭给他们,或者一年能收两百万贯以上。”

“增发会子万万不可。”

赵眘当年已经有过教训,初时无限度增发,一时倒是痛快了,但最后不得不拿出200万两银子,回收500万贯会子并当场将这500万贯会子付之一炬,这才刹住了会子狂泻物价狂涨的势头。有此前车之鉴,滥发会子之事可一不可再。

“以老臣看来,多供铜铁与台湾,倒是可行的。如今虽然产铜不及元丰时一成,但各地矿场均在,产铜翻番并非难事,炼铁亦是如此。至于石炭,听说姜夔在安南那里租借了一个不小的租界,正在源源不断地开掘石炭,石炭之事,我们就勿须操心了。”

姜夔在安南挖到煤炭,如今已不是什么秘密,安南也乐见其成,起码下龙湾因此天下知名。开掘出煤炭后,又有原本是海盗的一伙人专门运送煤炭到琼州岛,琼州岛作为安南和高雄之间的中转站,煤炭如今堆积如山,陆续也在运往高雄,好像真不需要大宋君臣来操心。

茅庚那里铜材缺口一直很大,时表需要铜材,自来水铜管、水龙头、铜型材也需要铜材,还有,锅炉的铜材缺口就相当大。有了铜材,的确可以创造更高的效益。

至于铜的产量降低,赵眘更是心里有数,那纯粹是因为发会子和铸造铁钱的原因,这才有意降低铜的产量。

大宋铸铜钱,铸多少亏多少,汴京的时候,就算亏也得铸,仁宗朝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