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方的铜钱严防死守,同时千方百计吸纳对方的铜钱。五代的经验,就是一方面禁止铜钱出界,另一方面对铸造铜钱的原料铜铅锡实行禁榷政策,所谓禁榷,就是铜铅锡一律官营,禁止民间经营铜铅锡。
宋朝诞生之后,部分地继承了五代时期的遗产,其中四川就专用铁钱,最夸张的是,有一段时间还禁止铜钱入川,这是五代思维的大宋版,深究起来,这不过是与大理、吐蕃博弈的结果。大理产铜,边贸一开,大量铜材便会进入四川,私铸铜钱便难以避免,势必扰乱四川金融,而另一面的吐蕃,则可能大量从四川吸纳铜钱。鉴于官府垄断铜铅锡和禁止铜钱出界是大宋基本国策,如果铜业难以实行垄断,而铜钱随时都会流失到境外,这有损大宋利益。根据五代思维,一不能由着大理和吐蕃占便宜,二不能放任私铸铜钱盛行让大宋民间占便宜,宋廷因此认定四川不宜使用铜钱,由此,一朵奇葩诞生了——四川成了大宋专用铁钱的行政区域,但铁钱之弊也催生了纸币——交子的诞生。
基于同样的思维,在西夏立国后,为了防止铜钱流失到西夏,西北也开始使用铁钱。
赵昚即位之后,为了防止铜钱流失到金国,两淮和襄阳地区开始使用铁钱,目的便是切断铜钱流向金国的途径。
应该说,金国在这一场货币战争中占据了先机,他们设立铜钱隔离区,在隔离区强行使用纸币,早在金海陵王贞元时(公元1153~1155年)就开始这么干了,而大宋设立铜钱隔离区,则是孝宗当政之后的乾道年间,这时候金人设立铜钱隔离区已经有了十年之久。
葛邲苦笑一声,继续道:
“虽则宋金两国都为铜钱外流所苦,并且在贸易中互相争夺铜钱,这便是袁燮所说的货币战争,其实大宋与大理、西夏、吐蕃以及高丽、日本、安南,又何尝不是如此!但国与国之间的铜钱之争,比起民间销镕铜钱和走私铜钱,又实在是不值一提。诚如伍根毛所说,那是一场人民战争,东家销熔一点,西家销熔一点,简直是防不胜防,任何严刑峻法都无法阻止这种违法行径!如此一来,有多少铜钱都会被民间熔化牟利,好吧!就算是流失国外,那也是拜大宋子民所赐。不独我大宋,臣闻金国也同样为此而苦恼。”
至此,葛邲叹一口气,说道:
“为今之计,只有废除铜钱,釜底抽薪,朝廷才能赢得这场货币战争,要不然,就算不败在金国手上,也会败在大宋子民的手上。”
葛邲差一点就要说家贼难防了。
“而且,近些时有愈演愈烈之势,不断有人销熔铜钱,然后将铜运往特区,以换取各种紧俏指标,此事委实堪忧!废除铜钱似是唯一选择。”
赵眘摇摇头,话说到这个这个份上,他当然明白,铜钱毁于大宋人民战争已经不言自明,就算朝廷咬牙坚持,无论如何也没有取胜的希望,最后只能一败涂地。这个伍根毛,呵呵,不用说一定是茅庚的化名。茅庚,伍根毛,化名伍根毛他也不嫌滑稽!可人家说得有道理啊。
不过赵眘这次却猜错了,给《大宋京报》投稿的伍根毛,他是吕行展。吕行展是时表的高管,自然知道铜料市场的各种猫腻,有一次请教茅庚,茅庚顺口就跟他说起了人民战争的概念,吕行展受了启发,这才有此一文。但吕行展自知不是自己的创意,因而便特意拟了一个笔名叫做伍根毛。
留正也认为这必是茅庚的文章,但留正向来保守,因而道:
“话虽有理,但铜钱是大宋的法定货币,即算是会子,也是以铜钱为本,今日规定一贯会子兑换七百五十铜钱,若是废了铜钱,臣担心的是,会子的信用恐怕---恐怕会一夜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