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一百三十九章 吴家郭家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分蛋糕的行列。而白肯德和魏戟就是吴郭两家派出的商务代表,他们来了高雄,仗着强大的资源优势,在特区商战中可谓独占鳌头,两家随后赢得了大量的紧俏商品指标,他们赚的钱也远远超过了其他商家。

比如,仗着韩侂胄的关系,以及军方的背景,他们拿到了令人眼红的水泥指标,其中相当一部分本来是供应军方的,但事实上,能够有三分之一真正用于军方筑城就不错了,大部分的军用水泥被倒手,变成了吴家郭家的盈利。甚至,一船一船的水泥经过他们一转手,就走私到了金国。而大理的铜和徐州的铁,甚至金国的铁,又经过他们的手,瞒天过海运来了高雄。

白肯德和魏戟在高雄的日子过得很滋润,白肯德已经订下了一套一万贯的五星级特级大院和一套900贯的房子,说起来,那套一万贯的大院还是通过韩侂胄打招呼,这才特意改了规划。而魏戟这边,魏戟遵照郭家的指示,低调行事,只是订了三套900贯的房子外加一套五百贯的房子。

此刻,白魏二人一边喝着茶,一边在聊最近两天的特区新闻。

面前的茶几上摊开着最新的《特区新报》,这一期正是铅版试印的最新版报纸。今日报上最劲爆的消息莫过于红薯亩产过三千斤,报上声称有了神奇的红薯,此后大宋便再无饥荒,云云。

两人都觉得报道有点夸张。

“白兄,这个报道很夸张啊,红薯一年两熟谁也没有见过,不靠谱吧!我倒是问过苏师旦,亩产一千五百多斤是不假,不过,这可是国公亲自指导的样板红薯田,猛劲堆肥那是跑不了的,而寻常百姓种红薯,绝不可能如此堆肥。据在下估计,真让百姓去种,撑死了亩产一千斤红薯。”

魏戟一副时髦的口吻,他口中所说的苏师旦,乃是韩侂胄的得力幕僚,魏戟认为,从苏师旦口中打听过来的消息,应该是相当权威的。

“呵呵,魏兄,据在下所知,这红薯真能一年两熟,这是陈自强老先生亲口跟在下说的,据说乃是茅特首亲口认定,决不会有错。”

白肯德抬出的陈自强,却是韩侂胄的启蒙恩师,陈自强如今也到了高雄。陈自强的话,显然又比苏师旦更权威一些。

“那这么说,一年下来,也能产两千斤红薯啰,若是如此,那确是我大宋之福。”

魏戟承认,跟韩侂胄的关系,还是吴家比较铁一点,不过自己这边也有优势,这边的兵将,有一部分是选拔自殿前司,郭希先和周巽都得看郭家的面子。

“白兄,不知道你听说没有,正在试制的大炮,威力那可是不得了啊,大炮一发,一打一大片,这个大炮据说保密保得很厉害,在下也是昨日与军中一个朋友喝酒,这才听他随口说了一声。”

“呵呵,在下恰好也听说了,听说再过几天,就会造出新的大炮,据说造出来之后,就要送往临安。”

靠!你这也知道!魏戟在心里腹诽了几句,妈的!吴家不知给了韩侂胄多少好处,竟然连大炮这样的秘密也敢随便泄露给这姓白的!

“白兄果然消息灵通!”

“要说消息灵通,还是魏兄更胜一筹,上次台北筑城降低城墙高度,就是魏兄及时掌握了消息,呵呵,我们趁机又多拿了许多水泥指标,哈哈!”

白肯德不忘恭维魏戟一下,以拉近两人关系。至于台北筑城降低城墙高度,那自然是因为大炮试射成功的缘故,有了大炮,赵抦就觉得城墙再也不需要建造得那么高了,于是拍板降低城墙高度。不过,节约下来的水泥,立即就变成了指标,被韩侂胄转手送给了吴家郭家。

“承蒙白兄夸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