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一百八十八章 冲压造币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赵抦既不关心火候,也不关心速冷什么的,走马观花地看了看,就没什么兴趣了。

之后是银铜合金反复轧制,厚厚的合金锭经过逐次轧制,由厚变薄,中间还要进行退火去除内应力,轧制、退火、再轧制,经过十几道轧制,终于轧制成薄片。

这种轧制工艺,赵抦也不是第一次看到,造铁船用的铁皮,也是用这种办法轧制成的,当日赵抦看的时候,对于厚板经过两个轧辊之间,轧辊滚过,厚板就成为薄板,当时还很是好奇,但看过一次,这一次就没了多少好奇心,一边听叶适讲解,一边信步而行,匆匆看了看,这一道工序就算看完了。

下一刻,赵抦来到了造币的主车间。

方耕书此刻正在一台冲床上专心冲压银币,听到说话声,他心思灵动,知道是大人物来考察造币了。但茅耿交代过,开冲床必须全神贯注,否则一不小心就会伤着自己,方耕书记得茅耿的警告,强摄心神,还是专心冲压。

手上将已经滚好高边的钱币毛坯送进冲模,右脚随即踩动冲压踏板,嘭的一声,冲头就冲了下来,一枚银币就冲压印花完毕,如此循环往复,叮叮当当,冲压好的银币不断地掉到了筐中,一会儿就在筐中堆起了一座小山。方耕书想,要是这些银币都属于自己,那就好了。

不一会,大人物们围到了方耕书的冲压工位。

事实上,在最后一道冲压印花之前,还有好几道工序,比如冲裁圆片毛坯,滚压出一道高于圆片的高边,再有就是在离心研磨机上抛光——茅特首把这道工序叫做“去氧化皮”。但很显然,无论任何人参观,无一例外地,他们最关注的还是最后这道冲压印花工序。

叶适走到摆在一旁的成品筐前,在冲压好的成品银币中摸出几枚,递到了赵抦手上,赵抦一边看手中精美的钱币,一边看方耕书熟练地操作冲床,将一枚一枚的银质滚边圆片冲压成一枚一枚的银币,嗯,冲出来的,便成了手中银币的样子,大小形状全都一般无二。

赵抦走过去,从半成品筐中摸出一枚半成品,将半成品和成品比较起来。半成品是一个滚出了高边的光面银质圆片,圆边的边缘上还滚出了齿痕,茅耿此前就介绍过,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在银币上做手脚,赵抦越想越有道理,大宋这个林子很大,什么鸟都有,有了这道带齿的厚边,不法之徒就无法在银币的圆边上做文章了,否则要是平的银币,一定会有奸人削边取银,银币只会越来越小,最后银币有大有小,那就乱套了。

成品银币闪闪发亮,十分光洁,不像铜钱,铜钱总会有砂孔之类的瑕疵,而这样冲压出来的银币,完全称得上完美无暇,最关键的是,所有冲压出来的银币,每一枚都是一般无二,看不出有什么不同,嗯,这样的钱币才叫不错!反观朝廷这些年铸造的铜钱,品相上越来越差,惭愧啊!

方耕书认得其中解说的那个是叶适,叶适已经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了,但很明显叶适殷勤解释的对象才是更大的人物,终于,叶适口中说出了“国公”字眼,方耕书心道,原来是国公赵抦来参观了,心中没来由的忽然特别兴奋起来。

方耕书一兴奋,手脚的节奏就乱了,一不小心,就伤了手指,还好,方耕书算是反应迅速,电光火石之间,手指疾速一退,这才只伤了左手食指指尖,没有什么大碍。嗣后方耕书连声认错,倒让赵抦对这个方耕书有了好感,自此,赵抦就记得茅耿手下由一个叫方耕书的。

看完冲压造币的整个工序之后,赵抦一路琢磨起冲压印花来,一路便问叶适,何以那银片就像一团泥巴一样,轻轻松松就印上了花纹和字样。

叶适本着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的精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