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二百三十五章 事有转机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了许多银子,正好往精兵方向发展。

吴曦祖上是大宋名将,当然知道大宋养厢军只不过就是收纳饥民防止民变的一种手段而已,大宋吃不上饭的人就当兵,朝廷那是毫不含糊地敞开招收。至于打仗,根本就靠厢军不上,能打仗的还是少数的精兵,真正能打的精兵也就是十万上下,若是只要八十贯一副的板甲,为这十万精兵每人配一副威武的板甲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不过八十贯真能造出来那种板甲吗?

“期安啊,你说这板甲上是甚么搪瓷,又坚固又好看,不知这搪瓷费钱几许,这整副铁甲,要一件一件打造成这繁难之形状,想必花费甚巨吧,期安呐,今日没有喝多吧,你若是告诉我这板甲打造一副要两百贯,我倒是不怀疑。”

刘过闻言,便道:

“期安说的八十贯,想必是不错的,哈唐国不是早就能造这种板甲吗!有些窍门或许不为我们所知,或许还不要八十贯呢!我最近在仔细读那陈亮写的新作,不,是陈亮和龙久合写的新作,写的是海上有自行铁船,天上有飞行铁鸟,呵呵,这世上没有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

呵呵,后世的广告词竟然在今日出自刘过之口,不愧是靠笔杆子吃饭的,小卢忍住笑意,一本正经说道:

“朝廷若是肯出价八十贯购买板甲,恕卢某狂妄说一声,这其中犹能稳赚十贯以上,几位若是信我的话,一起投资入股造那板甲,也大是有利可图,又或者仿照开采永平铜矿成例,朝廷控股,诸位捎带上我卢某一起入股,先造板甲,再造铁甲战车,如何?”

卢易见此前早已和老丘算过成本,要降低造价当然不能用手工打造之法,要是手工打造,估计真的要花上一两百贯,但如果所有的板甲构件都用模具冲压成型的话,成本就能直线下降。

至于搪瓷技术,技术含量本就不高,历史上十九世纪初欧洲就搞出了铸铁搪瓷,十九世纪中叶钢板搪瓷技术就基本成熟,可见不是什么技高科技。要知道欧洲在烧制陶瓷技术上真是笨得可以,一直就找不到窍门,直到十八世纪欧洲才烧制出真正的陶瓷。而中国,烧制陶瓷和陶瓷上釉到了大宋早就是白菜化的技术了,小卢深信,只需要略略提个醒,大宋的陶瓷从业者都能鼓捣出搪瓷制品来。

材料就是低碳钢板,茅氏集团已有出品,价格固然是相当高,但材料成本摊下来不过是十二贯的样子,其实熟铁板也行,茅氏集团的轧制熟铁板相对就便宜很多,材料算下来还不够七贯钱,至于压机和模具,算是固定资产投入吧,慢慢摊销,产量过万的话,一副板甲摊销十贯了不得了,再加上人工费什么的,估计熟铁搪瓷板甲的成本在二十二贯以内,低碳钢搪瓷板甲的成本也不会超过三十贯。

这样算下来,就算以大宋目前最贵的铠甲价格四十贯成交,那也至少能盈利十贯以上。

卢易见心道,赶明儿要是自己能逃避战场,改做实业家最好。然后就生产板甲以及铁甲战车,当军火大王怎么都比当舍命赌明天的将军强得多。

考虑到毕竟是军器市场,朝廷的投资和采购是必须的,再拉点有背景的大宋人士入股,资金和市场都不成问题。技术嘛,小卢觉得,凭自己在21世纪的见识以及灵光的脑袋,那没什么难的。

听小卢还进一步抛出官私合营的法子,吴曦第一个就动了心,那是因为当初稀里糊涂做三鹿妆粉股东一夜大发其财,那感觉真好,这让吴曦的赌性再度高涨。苏师旦也觉得自己的谋主韩侂胄好像也应该参股,韩侂胄现在不差钱。郭倪自然也有分一杯羹的想法,不过大宋军中选用板甲的事情毕竟还八字没一撇呢!此外郭倪对于有利于实现北伐梦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