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二百四十八章 技术升级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个烧钱的行当,偏偏茅庚不差钱,有了钱,开发进度就有了保障。比如,为了开发这个三胀式蒸汽机,谭晓春领着一帮木工,光是制作木头模型就制作了六套,最后那套三胀式蒸汽机的模型就是一比一的大小,运转起来很富有观赏性,进气口排气口顺序开闭、活塞往复、曲轴转动,一切有条不紊,看起来就跟后世高校所用的教学模型几乎没什么差别。当然,活塞室自然是剖开来的,制作这些模型就是用来模拟和验证蒸汽机运转的所有动作。其中,前五个模型都是失败的模型,但不能不说,没有前五个模型,就没有最后那个成功的模型,失败是成功之母,诚哉斯言!

锅炉升火之后,要获得高压蒸汽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有的。等候的时光有点漫长,茅庚便拉着赵余春来到技术室,让人泡了两杯茶,一边喝茶一边等候。

那套模型就摆在技术室,上面还刷上了一层清漆,赵余春抚摸着这套极具观赏性的模型,很是赞叹:

“呵呵,真是精致得很呐!还特别精确!想不到啊,没有电脑模拟,也一点难不倒茅特首啊,这种模拟法子真心不错!”

茅庚笑道:

“这有什么奇怪的!后世天朝造核潜艇,不就是先制作木头模型吗!事实证明,这个造木头模型的法子很给力,我这不过就是抄袭了一把,版权只能说是山寨版的。呵呵!”

茅庚说的这事儿,是后世的真实故事,话说天朝没干过核潜艇,连核反应堆怎么摆都毫无概念,于是便有人提出先用木头做一个1:1的核潜艇模型。制作这模型可是一个大工程,一时间核潜艇研制部门中最为忙碌的竟然是一帮木匠,这帮木匠手艺堪称精湛,核潜艇的模型完全按1:1的比例用木头制作,它有着逼真的五脏六腑,甚至连里面的电话也是木头造的,看起来惟妙惟肖。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做法简直是神来之笔,据说是加快核潜艇研制步伐很关键的一个转折点。

一听这个后世的经典故事,赵余春笑道:

“茅特首说得不错,这个法子很给力,咱们的铁甲车也好、坦克车也好,一概都是木头模型开路,必须的!哈哈!”

茅庚笑了笑,然后叹气道:

“任重道远啊!这会儿的锅炉,不得已还得用铜的,唉!用钢铁铆接技术造锅炉,很多地方还不过关呐,更不要说水管锅炉技术了。也不知道历史上英国人是如何用铆接技术制造锅炉的,唉!好像我们这帮人中间,就只知道焊接技术造锅炉。”

赵余春也只有苦笑,后世21世纪那阵,焊接技术牛得不行,傻子才会用铆接技术造锅炉,再说就算你想用铆接技术造锅炉,造出来也没人敢用,安监局还会找你麻烦。

不过,赵余春不觉得焊接技术有什么难的,便拍着胸脯道:

“茅特首,反正铆接就是一过渡技术,咱干脆直接上焊接,焊机那玩意简单,就是一变压器,至于焊条,更简单,一根钢芯,在上面刷上一层药皮,然后就可以嗤嗤嗤嗤搞焊接了。现如今发电也不是什么难事,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能效低就低一点,反正能发电就行,有了电,绕两个线圈就能当焊机,咱就能焊接了,不论造锅炉,造铁甲战舰,造铁甲战车,都是小菜一碟。”

茅庚看着眼前这位后世搞农机出身的家伙,把什么事都说得那么简单,事情有那么简单吗!

“老赵啊,焊条上面的药皮,你知道成分吗?我是搞不明白其中的道道,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

茅庚后世用焊条倒是用得不少,但的确搞不明白焊条那层药皮的成分,貌似那层药皮很有讲究的样子。

“不瞒茅特首,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