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 为了故事编得圆满,甚而可以永不穿包,茅庚在故事中特地设定了一个一度极其繁华的岛屿,这岛屿就在澳洲本岛之旁,虬髯客当年将此岛选作都城,不巧这岛屿却潜藏着一个巨大的火山,多年后火山爆发,此岛骤然沉没,将虬髯客那段帝国文明一举埋进了海底。话说这种玩法人家凡尔纳写《神秘岛》就玩过,没有读者会否认,凡尔纳的故事至少在逻辑上是无懈可击的。
就算以后有特别较真的史家想考证,唯一的办法可能就只有造出超越光速的时光追踪设备,或者制造出时光穿梭机之类的神器,才能真正解密这段不存在的神话。
此时文元脸上现出神圣的光芒,好象真的是在述说他神圣师门的故事,越说越郑重:
“虬髯大侠海外立国是确切无疑,只是立国之处极其遥远,相隔万里,不通音讯,传到中土便走了样,此事并不奇怪。便如我们在山东,听说回归大宋就能大发其财,来了之后才知并非如此。宋金不过一河之隔,传言便已经走样成这样,更不要说相隔万里的海外之帮了!”
说着文元又拿出那半截刻了青天白日的粉笔,故作神秘地说道:
“说与罗先生崔先生知道也无妨,当年虬髯客大侠立国,大旗之上,绣的就是这个青天白日的图案。”
好嘛!文元又拿出了这个道具,连罗先生和崔先生这一下也有点晕,心说这个海外虬髯帝国兴许还真有其事。只有茅庚觉得事儿越来越荒诞,蒋先生倒是打着这青天白日大旗,去了台湾这个岛屿当那岛主,如今到了文元口中,却变成虬髯客打着青天白日大旗到了澳洲当了岛主。唉!故事是愈描愈丰满,却也愈来愈狗血。
听了文元口中的故事,罗崔二人也不由得对驰骋海外的虬髯大王生出崇敬,那崔先生说道:
“这么说来,这虬髯客大侠称得上是一位盖世英雄,不过如今县城中以讹传讹,本来是好好的虬髯客,可是十个倒有八个叫成了蚯蚓客,呵呵,愚民可笑得很呐!依在下所见,此事莫若也在学刊上撰文说明一下,不要亵渎了虬髯客大侠的英名才好。”
茅庚听到这里,再也忍耐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只不过一看张海三并无笑意,这才想到张海三曾经也是误读为“蚯蚓客”的。茅庚连忙止住笑声,在心中长叹一声,唉!虬髯客啊虬髯客,对不起了!原本编金矿银矿的故事,便是要这个传闻作为钓鱼的重磅蚯蚓,去钓大鱼大鳖的。想不到如今市井中荒谬到直接将“虬髯客”误读成了“蚯蚓客”,这样的狗血情节,皆因自己一念之差,虬髯客大侠,俺真不是故意的!
至于在学刊上登出自己为虬髯客造出的神话,亏这位崔先生说得出口!
不想罗先生却说:
“县尊的意思,这《白溪学刊》,是要升格为《新化学刊》的,这虬髯客大侠,既然在新化历史上大有渊源,似乎也可弘扬一番。只是虬髯客与教化、学问关系不大,他的事迹要以何种方式登载在学刊上,才能不至于唐突,却不知易生老弟有何良策,使得学刊能登载虬髯客故事而不受人非议。”
茅庚心说,你还真想这么干啊!这不是将一本学刊,纯粹当成造神平台了吗!不但塑造当代大神康老,而且塑造古代大神虬髯客,简直要古今通杀啊!咳咳咳!这罗崔二位,堪比后世六七十年代的中宣部了。呵呵,想不到罗先生竟然破天荒称呼我茅庚的表字来了!这份亲热劲非比寻常啊!
不过茅庚觉得打造一个造神平台也有诸多好处,思虑片刻,字斟句酌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依小可看,考证历史以及历史人物,甚至考证一地的民俗风情,都在学问之列,学刊上撰文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