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三十一章 毛板木船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r/>  “安化那边的洛滩才叫惊险,打烂船死人的事情多不胜数,不过也难不倒我,以我的本事,过洛滩也是寻常事一件。我本来要爹爹给我打造一艘大船,造一艘一次就能运二十万斤石炭的大船,可爹爹不肯,说大船过洛滩凶险异常,一怕人出事,二怕打烂船。就算人落水没事,一艘大船造价贵得很,石炭舍了倒是小事,船没了就亏大了。故而我家的大船没有打成,如今资水上最大的船嘛,哼!能装五万斤石炭就顶天了。”

扶国铁插嘴道:

“在下听说洛滩那里的人都不种田,一年四季靠翻船,该死!这话不能说。”

扶国铁贸然说出“翻船”二字,立时便觉察到犯了忌讳,马上自己抽了一嘴巴。

谁知那顿二宝呵呵一笑,说道:

“扶大哥,我这里没那个讲究。我替你说完吧,洛滩那里的人全靠翻船发财,船一出事,船上的财货漂得满江都是,他们就靠这发财。此外救了落水的船工还能有一笔钱拿。洛滩那边的人划着小划子船,最多的时候小划子怕有好几十呢!一见江中有船苗头不对要出事,滩边的小划子就围上去救人捡财物。当然,人家也讲良心,第一是救人,第二才捡财物。”

茅庚心说,所谓盗亦有道,梅山蛮靠水吃水也讲究做人的底线,比后世见死不救的黑心船主好多了。

听到这里,茅庚对这顿二宝有了些好感,这人好像还不是太二,不能简单地归之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辈。一看顺眼之后,顿二宝在茅庚眼里就变成了血气方刚的阳光少年,嗯,值得一帮。

新化这里的石炭要运出去才能发财,还有,自己将来烧制的水泥,靠新化这点市场肯定没戏,还得运出去才行,靠人力畜力运输当然远远不及水运,还是要在水运上想办法才是。否则光运费就了不得,只怕外界对于高价的水泥只能望而生畏了。

一艘船顶多才装不到五万斤,也就是不到三十吨煤炭,考虑到在洛滩有三四成翻船的风险,到时船去煤空,就算人没事,那也是血本无归。

疏浚河道的办法没有可行性,治理江河耗资巨大,新化那点可怜的税收根本不够看的,你要许县令张罗此事,只怕许县令真会将自己当金人奸细明正典刑,因为,摆明了强行征发民夫治水,十有**会激起民变。

不过茅庚随即就记起后世读到的一个报道,那是报道宝庆帮在汉口抢占码头的故事,报道说宝庆帮都是彪悍的船工出身,是撑着毛板船在险滩连连的资水搏命博出来的,其蛮横的玩命劲头,可谓独步一时,凭着这股凶悍劲头,宝庆帮最后便在帮派争斗中胜出,打下了赫赫宝庆码头的称号。

这毛板船却是清朝道光年间才兴起的,也不知道是哪位高人想出的绝招,创造出了一段世界航运史上的传奇。

所谓毛板船,实际上是一种一次性的船只,远看毛板船与普通船并无二致,近看毛板船则毛糙无比,因为毛板船所用材料乃是刚锯下来的松木,锯成厚板之后,用码钉钉在一起,就算是一艘船了。板与板之间的缝隙草草地抹上桐油石灰,算是做了防漏处理,什么整修抛光、刷漆之类一概不做,整个就是一次性使用的运载工具,这船的防漏当然不靠谱,一边行船还会一边漏水,但是有专人往外瓢水,倒也并无大碍,只管行船不误。待煤炭运到武汉,这艘毛板船的使命也宣告结束,将码钉敲掉,便又成了一堆木板木梁,直接在武汉当木料卖了,真可谓物尽其用。

这堪称是运筹学上的一个经典案例,宝庆(也就是此时的邵州,包括新化)这里松树满山遍野,只须就地取材,砍下来就直接钉成大船,造船可谓简单之极。又因是一次性使用,什么干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