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三百四十八章 文府事件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信人,这才能借到这么低息的贷款。问题是,王老板的身家撑死了也不过两万贯,本来王老板之前投下去的一万二千贯已经涨到了一万八千贯,这个时候王老板信心满满地将借来的三万贯悉数投入,年后股市大涨,王老板神采飞扬,指望自己的财富涨上一两倍,一举跨越五万贯的门槛,结果呢,股市忽然之间就崩溃了,昨天的时候,王老板算一下帐,自己的股票市值已经不到两万贯,就这个情形,继续跌的话,自己倾家荡产都还不了三万贯的借贷。王老板别无良策,只好忍痛斩仓,准备先拿回两万贯,还一部分账,然后再与债主商量宽限时日。不过,王老板显然是一厢情愿,债主并没有这么好打发,一气之下,便引发了隐疾,竟至于一口气没接上,就这么生生地气死了。

这一下王老板的家属不干了,人命关天,自然要找债主讨说法,债主这下也有点慌神,但随即就祭起“祸水他引”的法子,声称王老板之死事出有因,若不是股市崩盘,王老板何至于死,我这借钱与他本是好心,何至于平白无故的也跟着受损失!要怪就怪《新报》唱衰股市,要怪就怪那个写唱衰文章的文元,而且文元有的是钱,出了这事,就应该让他出血赔钱,再说,他也赔得起。

于是王老板的家属经过一番煽动,真的就抬着王老板的棺材开到文府,将棺材往大门口一摆,就开始又哭又闹,找文元要说法了。

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场面变得愈来愈失控,加上这段日子以来,在股市里赔钱的大宋百姓数不胜数,临安城里的12世纪套牢族终于发现了一个情绪的宣泄口,于是聚集到文府门口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先入为主,把茅庚、文元当做了此次股灾的前两号灾星,文元被目为股民公敌,围观群众几乎是众口一词声援王家“要说法要赔钱”。一时间人声鼎沸,文府门前人山人海,一些人开始大呼“开门开门”、“不开门就砸门了”、“砸门砸门”------,眼看事态越来越糟,文府别无他法,只好找政府。

但衙门对此的态度十分暧/昧,倒是派了人过来,不过并无驱散人群的意思。

文元没法子,只好申请远程指导。

电报发到了库页岛,茅庚收到文元的这封电报,感到十分的挠头。

“很明显,官府是在惯这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赵惇这么一副做派,也是在逼我们拿钱出来救市。围在文府外面的那些人,有人喊砸门,那是看热闹的混混,王家家属的事情其实也不难解决,倒是那些喊‘拿钱救市’的,很可能就是有人授意喊的。问题是,这股市,底在哪里,我们也不知道啊,这个点,能救吗?”

刘文斌今天令人惊讶地表现得很严肃,的确现在这事儿对穿越众很不利,钱还是小事,失去人心是大事。

“已经砸下去六十万贯了,砸下去一点响动都没有,根本就稳不住,现在股市被恐慌情绪笼罩,说不定还真的会跌到500点,我觉得到了500点,我们再大举出手抄底,那样稳妥点。要是冒然在这个点位出手救市,万一真跌到300点呢,这样的损失我们也承受不起啊,没了钱,我们库页岛的建设就悬了。”说话的是老彭。

关于茅庚为什么选老彭来操作“救市”呢?皆因老彭是“救人”的,“救市”也是“救”,在茅庚看来,老彭这个做事谨慎的人来操作这事,可能靠谱一点。

“万一800点就是底呢!”马奋倒是不像其他人那么着急,这不过就是一场经济上的战争吗!嗯,也算是有点刺激,但毕竟不流血,不值得太过于担心。问题是,穿越众要是在抄底这件事上败给了12世纪的大宋投资者,这场仗岂不是很没面子!

“哪怕800点是底,我们也不亏,赚到了口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