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那个又是如何动,听得顿二宝连连点头。
顿二宝心粗,好奇是好奇,却没有心思琢磨这些机关物事,不过看了这奇妙的一切,在心里便越发觉得茅庚无所不能。
下午连着烧制了两窑水泥,还不错,两窑一共一百六七十斤水泥,经过试验,与石膏配料,制出的粉笔质量完全过关,这说明起码用来制粉笔是合格了。初步试了试配制混凝土也能硬化,茅庚估计,这水泥性能达到低标号水泥的标准,应该问题不大。
苏致道年纪也快三十了,成功后竟然蹦了起来,高兴得有些忘形。
茅庚也很高兴,蜡纸刻印和粉笔黑板虽然很有意义,但严格来说,这两样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多的新意,基本上是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搞出来的,自己只是对已有技术进行了集成。而且粉笔不一定非要添加水泥,只是添加水泥之后性能更高而已。
但是烧制出水泥就不一样了,这完全是一项创新,第一次那只能算是完成试验室烧制,这一次的成功则意味着中试成功,或者可以让苏家直接上大窑了。
茅庚想,第一步量产水泥,一天怎么说也要产两千斤水泥才说得过去吧,一天2000斤,才1.2吨,年产还不到400吨,而后世,几万吨产量的水泥厂统称为“小水泥”,那可是属于落后产能,被挂上“高耗能,高污染”的牌子,国家年年月月都在嚷嚷要淘汰这些“落后产能”。
好吧!咱不能好高骛远,既然成功了,小小地庆祝一下,也好振奋士气。
晚上,茅庚亲自动手烧了几个菜,如今有的是茶油,本着油多不坏菜的原则,茅庚放胆加油,弄得整个工坊都香喷喷的,让人直咽口水。虽然茅庚在后世厨艺上不了台面,但南宋这才刚刚流行起炒菜,而新化这种偏僻地方的菜式,多半还停留在煮熟就行的地步,因此上,茅庚烧出的几样菜就显出不凡来了。
所有在座的人都很兴奋,茅庚特意请来的扶国锡、谭修竹也不例外,蜡纸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两家在商量明年是不是要扩大放养白蜡虫的规模。
苏致妍也很兴奋,她想不到茅庚还有这么一手烧菜的好手艺,吃一口菜便觉得味道说不出的好吃,忍不住瞥了一眼茅庚,眼中含了脉脉情意。只是顿二宝这家伙咋呼得很,茅庚虽然也很在意苏致妍,但此时要眉目传情又谈何容易,哪里架得住顿二宝搅局!
顿二宝这家伙筷子不停,大块吃肉,口中连称好吃,还连连邀茅庚喝酒。
今晚在座的还有谭成竹父子三人,以及黄旺财,这四人这段时间出力甚多,理当犒劳一番。要不是这里的规矩不让手下人上桌,茅庚本来是连扶苏顿三家的手下都要叫上一起吃菜喝酒的。
十个人,围着工坊特制的大桌,吃菜喝酒,几碗酒下来,都有些忘形。
顿二宝几碗酒下肚,便拍着胸脯对茅庚说:
“茅哥儿,你上次说的毛板船一事,我想来想去,觉得是个好主意,我这次就是来请你给我打一艘毛板船的,还是那句话,要能装20万斤石炭,要多少钱,茅哥儿你说吧!”,顿家新近赚了不少钱,瞧顿二宝的口气,砸下去几十贯钱造船不在话下。
茅庚没想到顿二宝听了自己在船上心血来潮的一席话,便果真萌发了要造毛板船的意愿,这厮还真是冲动型的年轻人啊,不过自己已经改变了想法,茅庚摇摇头,说道:
“上次我跟你说的毛板船一事,有些不太妥当,不过我答应你,等我好好琢磨一番,一定为你打造一艘又大又漂亮的大船,不过时间上,也许要到明年了。”
茅庚经过深刻反思,决定改弦更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