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九十章 不可久留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受到弹劾之后,深知官家的脾性,便将建造军营的账本全数送往临安,呈请官家预览,赵眘还真就仔细地翻阅了一遍,当然看过之后,就知道辛弃疾在军营建造上清清白白。但由此可见,注重细节正是赵眘的风格。

赵眘听完汇报,紧绷着的神经便松弛了下来。赵眘虽然仁慈,但茅庚文元这两人一旦要是做出危及大宋的举动,赵眘也有的是办法处置这两人。

从杨万里所说的情况,以及昨日韩侂胄所说茅庚与占城来人商谈之事,赵眘觉得这纯粹是因为商人逐利的天性所致,这倒是可以理解。

这不是什么大事,和占城的买卖能做成也是好事,赵眘对于经商一向是持鼓励态度的,因而便道:

“此事既然是金人挑起之事,也就不须再追究了。占城与金人毕竟不同,与占城的买卖,一向是不禁的,这次当然也是如此。他们有能耐去占城盖房取利,也是好事一件。不过,对于陈亮会去占城做说客之事,此事有何利弊,却要掂量一下。”

韩侂胄昨日也将茅庚对于占城的战略构想做了汇报,在座的赵惇和赵抦、以及周必大和留正也都已经知晓占城行将与真蜡开战,而茅庚意欲施加影响阻挡战事发生。听官家如此一说,周必大此前已经深思熟虑过,立时便道:

“启禀官家,老臣以为理应争取让占城与真蜡修好。占城与真蜡相争,安南坐收渔人之利,绝非大宋之福。而且占城真若是败了,站在茅庚的立场,蚀本只怕还是小事,彼等派去占城之大宋子民也难保不受无妄之灾,故而对于茅庚而言,于公于私都要想方设法避免战事,陈亮想必也是作如此想,此事不难理解。而若真能达成此事,于我大宋有百利而无一害,以老臣愚见,实乃一件大好事。”

留正对陈亮却有看法,站出来说道:

“臣以为此事想法固然不错,但陈亮此人,多次酒后说话不检点,臣只恐他去了占城之后,还是这等毛病,万一在占城还是如此做派,只怕酒后误事,不仅无功,还有损我大宋颜面。”

赵惇既欣赏陈亮的才情,又素知陈亮狂狷的毛病,此时也附和留正观点,指出陈亮并非合适的外交人选。

赵抦正血气方刚,一则向着茅庚,二则觉得大宋当然要对占城施加影响,便也站出来发言,指出陈亮的身份并不是大宋官身,乃是华西营建公司总监身份,如若是占城国王肯听陈亮之言,那当然万事大吉,若不听,也与大宋朝廷无关。就如吴云襄帮占城打赢了真蜡,真蜡也不会找大宋的不是,两者是一个道理。事情如果圆满达成,是大宋之喜,如若事有不谐,大宋也尽可无忧。

其实赵眘最担心的就是陈亮喝酒之后胡言乱语,在大宋丢脸还好,要是丢脸丢到番邦去了,那就不美了。不过赵抦所说有理,赵眘心中也不愿坐视占城和真蜡两国开战,而让安南坐收渔利。想通这一点后,赵昚反倒是十分期待陈亮能去占城,对占城国王施加正面影响。

正事说完,君臣之间也不是一点不扯坊间闲事的,于是话题又转到茅庚所建的“钓鱼台”来,留正觉得几个主要的宫殿有必要盖上琉璃瓦、贴上瓷砖、装上玻璃,否则将来占城的王宫都要超过大宋,对于天朝上国来说,实在是颇为不美。

对此,赵眘笑道:

“人家茅庚特意取名‘钓鱼台’,难道要朕也成为他们要钓之鱼么!朕倒是想,若是金人愿意上钩,让他们的华西营建公司盖房造楼,朕倒是乐见其成。大宋的商人赚金人的钱,狠狠赚他一笔,又有何不好!”

好嘛!杨万里有点发懵,心道官家原来也是想痛宰一番金人的,嗯,这当然完全可以理解!谁不想啊!那,对于华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