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城,长城千里,必然有其薄弱之地,派人寻找并刺探薄弱之地,最后聚集大军,一击而破。”
李世民缓缓的点头,说道:“爱卿所言有理,但这就需要有一条稳固的桥梁。”
皇帝抬起头,思索着说道:“突破辽水不难,突破长城也不难,但彼辈必然会依托二百石城,来回突袭。
一里之地,攻我粮道,我便难以立足,时间一长,要么粮草不足,要么人困马乏,后援断绝……除非能有一条稳固的桥梁,但高句丽人会任由我们搭建桥梁吗?”
“陛下,高句丽人水军虽然不强,但也不可轻视!”裴思庄站出拱手。
“嗯!”李世民淡淡的点头,他知道,高句丽人在辽东准备十六年,不知道预备了多少应对大唐攻伐的手段。
贸然前往会有麻烦的。
“阎卿,姜卿,杨卿,丘卿。”李世民点出几个名字,然后问道:“你们说该当如何?”
阎立本,姜行本,杨务廉,丘行淹四人从班列之中走出。
阎立本率先拱手道:“陛下,建立稳固的桥梁很难行的通,因为建筑桥梁本身耗时极大,尤其高句丽还有投石车干扰,加以弓弩,到时死伤无数,怕也难以有成。
所以微臣建议应当以浮桥为主,加以战船来回,一次而成。”
“臣也是如此想。”姜行本,杨务廉,丘行淹三人齐齐拱手。
“浮桥。”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朕又何尝不知道要搭建浮桥,但是当年杨广度辽水,便是因为高句丽在上游投掷木桩,最后导致浮桥损毁,军士死伤无数,出师不利,连场大败。”
说建浮桥,但建浮桥哪有那么容易?
浮桥不稳,而且易被火焚,一旦中途被毁,那么已经度过辽河的战士,立刻就为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当年前隋右屯卫大将军麦铁杖,他就是这么死的,诸卿当中有不少知当年事人,朕不希望看到你们当中,也有人如此!”李世民不由得轻叹一声。
“赤壁之战。”李承乾抬头,看向皇帝,然后站出拱手道:“父皇,儿臣记得,当年赤壁之战时,曹操因手下将士不识水性,于是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
皇帝的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说道:“你已经说了赤壁之战,难道高句丽人便不知道赤壁之战了吗,到时候,他们只需要放一把火,便足够烧掉所有的船只。”
“父皇,儿臣说的,不是战船作战,而是浮桥。”李承乾拱手,说道:“浮桥之策,之所以难行,是因为构建浮桥多用小船,如此才能方便船只勾连,木板搭建。”
小船好勾连在一起,大船就不行了。
这是常识。
“所以儿臣想,是不是可以打造一种比那种临时找的小船来搭建浮桥,还要更大,更加结实,更加方便勾连的船只。”李承乾拱手说道:“只要有成,船上将士无需太多,而且有后面勾连,便是遇火也可以损随时后退。”
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关键是,若是能将战船随意拆卸,用的时候是浮桥,不用的时候,能够迅速形成战船。”
“若是如此,这战船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阎立本皱着眉头看向李承乾。
“灵活,防止撞击,防火。”李承乾抬头,说道:“又足够大,能安置小型投石车,又要能快速前后勾连,又能快速拆开。打造出二十艘这样的战船,或许便足够渡河了。”
“不可能有这样完美的战船,必然会有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