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学期期末考试考得不好。所以辛万凤整个寒假都格外关注凌南,动不动就哭哭啼啼、唉声叹气。究其原因,保姆桑荷认为是凌南这次期末考试的总成绩被划分为“a-”类别,让辛万凤焦虑不已、夜不能寐。她认为凌南现在成绩下滑,如果在最后一个学期不使劲,可能就考不上重点高中了。
“a-?听起来,不是挺好的吗?”林涛又好奇地问道。
主办侦查员舔了舔嘴唇,给林涛科普了一下学校成绩档次划分,究竟能够说明什么。
龙番市为了尽可能减少“学区房”对房价的影响,淡化“学区房”的概念,所以实施了所谓重点高中“指标到校”的录取政策。除了极少数分数很高的学生可以直接被重点高中录取之外(称之为“统招生”),重点高中其他的录取名额,会被拿出来平均划分到各个中学。大约每个中学可以有11%的学生上省重点高中。简而言之,以第二十一中为例,九年级一共有1000名学生,其中可能只有10个人的中考成绩可以够上“统招线”,而除了这10个人之外,排名靠前的110名学生,也可以上省重点高中。这样的政策,就把全市的初中生竞争,变成了各个初中的内部竞争,也就淡化了哪个中学好、哪个中学差的观念。因为初中录取是根据户籍所在地就近录取的,这就缓解了家长都把孩子往教育质量高的初中送,导致该初中附近的居民区房价水涨船高的现象发生。
在学校内部的排名涉及孩子能不能够上重点高中,所以初中的孩子从七年级开始,就几乎是一个月考一次试,而且每次都有详细的排名。家长也会通过这个排名的先后,来判断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档次。再以第二十一中为例,前120名,是可以上省重点高中的;前240名可以上次档——市重点高中。因为现在普通高中录取率在下降,只有55%的初中生可以上高中,而其他的只能去职业技能学校,所以前560名是可以上普通高中的,剩下的只能去上职业技能学校了。可见,排名顺序,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出路。
第二十一中,地处龙番市郊区,这个区域环境比较复杂。学区内,有商贩集中的小区,也有富人的别墅区,还有政府部门的宿舍,甚至有一些城乡接合部的务农人员户籍也属于这个学区。这就导致了生源组成也很复杂。有些家长非常重视孩子学习,孩子成绩就会比较好;而有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无人问津,如果缺乏自律就会导致成绩较差。总之,这个学校的竞争并没有市中心几所初中的竞争激烈。
而凌南的成绩一直是在学校的80名左右,按这样的道理来算,他上省重点高中应该问题不大。
可是在去年的暑期,国家的“双减”政策下来了。有关政策要求,学校内的排名应予以取消,只准公布成绩档次,而不准公布具体排名。其实老师是掌握孩子的排名的,但是不能公布、不能和家长说。
第二十一中的成绩档次划分的原理是:a 是5%的学生,a是5%的学生,a-、b 、b、b-、c 、c、c-、d 均为10%,d和e均为5%。由此可见,学校中的1000名九年级学生,a 和a都在120名之内,而a-这个档次,是指101名至200名之间,只有一小部分在120名以内,也就是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能够上省重点高中的序列之内。
凌南考了这个成绩之后,辛万凤整日整夜愁眉苦脸,因为即便是101名,凌南也是有大幅退步的。据说,他主要是语文成绩下降厉害,还没能考及格。在还有几个月就要中考的节骨眼上,成绩出现大幅退步,辛万凤的心情可想而知。所以,辛万凤从寒假开始,就对凌南加大了管束的力度。
据桑荷描述,辛万凤经常会悄无声息地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