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二十一章 练兵(下)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十五斤跑三十公里。上午继续跑步,下午就开始练习杀人技巧,以及阵型了。

古代通信是个很大问题,如其是在动则兵马上万、上数十万,士兵多达要占据数公里的战场上更是个要命的问题。

战场上情势瞬息万变,元帅大将们短时间内就要做出判断,然后让传令官去传达给下面的将士。

可军情如火,哪能让人慢慢跟那么多将士去解说,这个将领你该怎样去做,那个将士你又该如何去做。

同时复杂的命令经过传令官口中说出,可能会变成另一种意思,到时将士产生误会,那乐子可就大了。

轻者军队混乱不知所措,重者一败涂地。

因此中国古代的智者就想到了阵法,设计出很多阵型。事先让士卒按着某一种套路练习熟悉。等到战场上,将领们就可以根据形势,用最简练的命令让全体士卒都明白自己的意图。

士兵们也可以最短的时间内作出相应的变化。这样既可以赢得时间,同时也可以发挥出军队整体的最大能量。

当然阵型也是有缺点的,就是呆板。

一是战场上出现了意外变数,士卒们在军法的震慑下,不敢主动作出变动。

二是阵型是士卒通过预先设定的站位、走位、跑位来让军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战斗力,可一旦敌将看通了这个阵型,派出手下兵马强行杀入阵中,阻碍了阵型的运转,那样可就让军队产生混乱,敌人趁势一攻,就可能会一败涂地了。

不过就算缺点这样明显,但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不然千百年就不会有这么多名将元帅们热衷于让手下将士们练习阵型了。如其是对于既能很好地运用阵型发挥作用,同时又能根据实际、意外等情况,迅速做出变动的名将。就像是多多益善的韩信、善用八卦阵的诸葛亮等。

圆阵、方形阵、一字阵等是最简单的、最基本的阵型。

在这基础上根据实际以及自己兵种的配合上,历史上很多名将元帅创造出加强版的阵型,比如著名的八门金锁阵、八卦阵、鸳鸯三才阵等。

郑成功设立的是五军五镇多兵种配合制度,因此让步兵练习的是五枚梅花阵。这个阵偏向于防守,外设四个圆阵,阵眼为梅心的方形阵。

几个月训练下来,郑成功站在点将台上,看着台下士兵个个昂首挺胸站立,持枪握刀的样子到是颇为威武雄壮。郑成功欣慰地想着这大军拉到战场见过血,应该也算强兵了。

训练步兵的同时,郑成功也没有忘记水师的训练。

水师是郑家军的依仗,对水兵的选择训练,比步兵还要严格。

水兵的选拔条件是必须熟悉水性,惯于海上生活,能耐风涛颠簸之苦。

选拔水兵时,郑成功下令士兵全部下海,在海水中手拿大刀或统枪,游水进退,水只能淹到腰部,不能齐胸。这要求水兵不仅会游泳,而且还要很好的游泳技术,能掌握踏水等技巧,或者不得入选。

幸好水师当中更多的是郑芝龙时的老兵,他们以漳、泉、潮、惠等沿海一带人居多,水性精湛,能轻易达标入选。

郑芝龙之前没有亏待过他们,郑成功更不会亏待他们,他们的身体条件算是在郑家军里面最好的。

而且水师的大部分官兵是老将老兵,他们自然有丰富的海上生活和战斗经验。对于水师当中水兵的训练,在维持一定训练量下,只是让他们多上船熟悉阵型,以及再多点海上操纵火炮的经验,提高命中率。

说道火炮,郑成功就是一阵恼火。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