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朗声说道:“现赐你姓氏为伏,那玉兽为犼,需以灵供养,此玉自会佑你子孙绵延。”声如闷雷,滚滚而来。汉子被那道士洪亮的声音震的一阵阵头晕,等到他惊醒的时候,还哪里寻那道士的身影?
“伏?我的姓?我有姓了。”汉子担心惊讶之余,喜悦之心更胜。那道人说了,他会子孙绵延,那就是说他能娶上媳妇,能吃上口热菜热汤。喜悦立刻取代担心和恐惧,让汉子高兴得飘飘然起来。
此后半年,这日汉子正在捡松针的时候,隐约听到某处传来求救声。汉子是个热心肠,赶紧仔细寻找。汉子循声而去,寻到一处断崖时,看见一青年,一手扒着崖边一手抓住斜生的树干,整个身体都悬空,看上去相当危险。这青年衣着华丽,月白色的缎子长衫,被乱石挂出好几道口子,长发散落凌乱,白嫩的手臂也布满细碎的伤口,手指指尖发白,眼看就要不支。汉子每天出入山林,身强体壮。见这惊险的一幕,毫不迟疑,立刻冲上去抓住青年的手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人拽上来。
青年一落地,立刻瘫在地上不停喘息,嘴上嘟囔着:“天不亡我,谢天谢地。”
汉子把水壶从腰上摘下来递上去,青年赶紧抢过去大喝几口,随后才慢慢冷静下来。
青年上前作揖,各种感谢溢美之词都毫不吝啬的用在汉子身上。不过多数,汉子是听不懂的。感谢过后,青年询问汉子出身。汉子想了想回答:“我姓伏,住在山脚下,靠砍柴为生。”
“哦?”青年甚是惊讶,再次作揖,躬身行礼道:“原来是伏姓后人,今日晚生真是有幸,得见伏羲爷爷后代。”
汉子连连摆手,他可不是伏羲爷爷的后代。青年嘴快得很,不怎么听人讲话,只一味说自己想说的。汉子知道这青年叫苏祠,钱塘人士,一年前离家,跟心爱的女子一起外出寻仙,半月前两人失散,今日又在山中遇险。
苏祠说到这里竟然难过起来:“修仙之路果然磨难重重,也不知颜儿如今身在何处。”
苏祠十分健谈,在汉子的草屋中包扎伤口期间,已经把自己祖宗三代的事情都跟汉子交代完,并且认下了汉子做异姓兄长,如果不是汉子生活贫苦,没有酒菜,两人早已经洒酒歃血了。
“伏兄是否愿意到小弟家小住?钱塘景致极美,女子更美。”
浑浑噩噩中,汉子被苏祠热情的带走了。从此,他再没有踏足过这间草屋,也再没有回过这座山。
苏家在钱塘是大户人家,家中门客无数。苏祠是家中幺子,苏父见小儿子平安归来,乐得什么都顾不上,听说汉子救了自己的儿子,立刻热情款待他。
从此,汉子成了苏家的座上客。苏家大家业,圈养门客无数。只是,门客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其中不乏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之辈。苏祠称汉子为伏羲后人,又是他的救命恩人,苏父立刻满怀感恩的奉他为圣人。汉子在懵懂间,过上了食有鱼、出有车的富贵生活,俨然是众多门客的最上等。
转年,苏父为汉子说了一门亲事。当汉子掀开新娘的红盖头时,脑海中突然想起那道人的话,他说自己一定会子孙延绵。那道人,到底是什么人?汉子第一次产生这样的疑问,不过这疑问也很快被新婚之喜冲淡,遗忘。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汉子已两鬓斑白,他膝下已子孙满堂,但心中偶有芥蒂。他生活得越幸福,心中就越记挂那道人的话,每日对玉石三拜九叩。
苏父在一年多前过世,家业由三子继承。苏祠在汉子得第一子那年离家寻仙寻他的颜儿,至今了无音信。苏父离世后,汉子在苏家的境遇一落千丈。不久,他便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