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五十八章 孤就是很生气! (1/4)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回禀父皇,儿臣的确已经有了解决的方案,但是此方案还需得到父皇的首肯。”云昭向天启帝递上另一份方案。

云昭递给天启帝的第一份手案是打通玉国水路交通修建闸坝和开凿运河的框架方案,这个方案的构思是通过打通玉国的水路网,提高物资流通效率,从而提升货物价值并带动玉国全国的生产力。同时,还能通过打通的水路网,略加调节水位差便可实现涝季泄洪和旱季灌溉的功能。这项工程的关键在于技术、苦役和资金三大问题。技术问题云昭已经有把握且有了初步的方案,剩下的苦役和资金问题是难题,如果要用玉国目前的国力来支撑,是十分为难朝廷和国库的,且完工日期也将遥遥无期。

云昭的第二份手案是针对苦役和资金问题的方案。资金问题采用借鸡生蛋的思路,引进云商的财力,让云商来做工程投资,条件是将河道的承运权交给云商,年限再议。如此一来,云商自身可大大提高在玉国境内的货物流通量和流通效率,将玉国的地方货物贩卖到全国各地乃至其他国家,将极大地提升玉国的生产力,提高百姓的收入,税收也将有大幅度的提升,国力自然也会快速提升。

苦役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别出心裁,简单概括就是化零为整的思路。

首先,与大荒联军的战争中,设法将对方的十万大军俘虏,便有了十万苦役,且行伍出身的苦役,可以以一顶二,十万俘虏就相当于二十万苦役的劳动力。

其二,玉国是一个河流遍布水资源特别丰沛的国家,因此也是降水量特别大的地域,三大河流中下游很多地方容易引发涝灾。这些涝灾频发的区域,种植粮食的收益极差,百姓们通常在涝季颗粒无收。对于这些上半年涝情严重的地区,可命百姓放弃上半年的耕种,举家搬迁至上游运河区,集中劳动力开凿运河,由官府统一发放粮食和月俸。如此一来,既可解决洪涝地区百姓生计问题,也可以解决大部分苦役问题。待到下半年风调雨顺,便命百姓归家种田。

其三,玉国频有大荒域及北方难民逃入的现象。每逢寒冬,京国和晋国不少受严寒胁迫的难民会举家南下,有停留在京国与晋国南部的,也有潜入玉国的。这些灾民为了躲避雪灾,只能南下来寻求生路,运气好的可以谋到一份杂役或苦役的工作,解决吃饭问题。运气不好的,只能沿路乞讨。

这些灾民都可以收编成为苦役,由地方官府统一管理,统一指挥服苦役,统一发放粮食和俸银。

除此之外,大荒域地处高原与平原的交叉地带,地质灾害频发,也通常发生难民东逃的现象,以往,为了保护玉国老百姓的利益,边境城池都是严防灾民入关的。此番为了开凿运河修建闸坝,同样可收编这些难民作为苦役。

其四,可全国征集苦役,但凡家中有剩余劳动力的,以及有劳动能力的乞丐、流民,均可报名参编服役,官府统一发放粮食及奉银。

通过以上措施,可至少收编三十万苦役。

天启帝看完云昭的第二份方案,龙心大悦。云昭的逻辑之缜密,令他赞赏不已。

天启帝当即命斥候给边关的百里惊鸿传信,命其诱捕联军,活擒俘虏为上,并召集左右相与六部尚书到御书房商议。

玉国正在和大荒打仗,这个紧要关头大兴土木工程,其消耗不可谓不惊人,国库定是无力承担的。果不其然,云昭方才阐述完第一份方案,大臣们便纷纷持反对意见,只有少数人保持沉默。

这太子妃,当真是异想天开!没当过家还真是不知道油米贵!

天启帝任其争吵一通后,才威严地出声道:“太子妃已经将水路工程的构思与众位爱卿说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