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自己母亲窦氏,是大周襄阳长公主与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之女,从小就被她舅父,也就是那位英明神武,攻灭北齐的周武帝宇文邕接入宫中抚养,疼爱有加。
而昔日隋文帝受北周禅,他的母亲伤心欲绝,曾说‘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把他的外祖父与外祖母吓了个半死。
于是才有了雀屏择婿之事,只因他的外祖父认为,如没有一位能力出众的‘贤夫’,是压不住他这女儿的。
这么一来,李世民对他母亲的宿愿,也能猜知一二了。
“可如果为娘就当真了呢?”
窦氏回过了头,目光幽然的看向了李世民:“你不是一向在朋友面前自诩,你李二郎素来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么?结果连对你母亲的承诺,都弃如敝履。”
“那也得看什么事!”
李世民微微一叹,语声诚挚:“母亲,就不说我武功李氏全族的安危,只为这天下百姓,孩儿都要请娘亲,弃此妄念!自晋末以来,天下历经战事,祸乱绵延数百载,直到先帝年间,才算安定下来。此时民心思安,我武功李氏绝不能逆势而为。”
“我自然不会让你现在就造反。”
窦氏唇角微挑:“可如果这天下乱了呢?如果天下板荡,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二郎你可有胆量,取隋而代之?”
“如真有这日,李世民自当奋发,解民于倒悬!”
李世民答的果断干脆,心中却在想,这怎么可能发生?大隋的盛世,才刚刚开始。
虽说这次,天子亲征攻隋有些冒险,也太急躁,过度催用民力。可大业皇帝为此战,毕竟是经营准备了数年之久,且有诸多名臣宿将跟随,在他看来,胜算还是很高的。
而一旦高句丽平定,天子就是真正荡平四海,功业之盛,远超秦皇汉武。之后这天下间的百姓,自可享太平之世。
“二郎,需记得你这句话!”
窦氏一声寒笑:“以当今天子那好大喜功的性情,我倒真想看看,这天下间是否真有盛世来临之日?此子虽有雄才大略,可我观其一生,都未经历过任何挫折,心志毅力其实还不如常人。更有弑父杀兄之举——”
李世民心中微惊,却无言可对。直到这一句,才插口道:“娘亲,这只是传言。”
传闻先帝生前,已招传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准备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天子得知后,立时以亲卫之军入宫,将柳述、元岩抓入牢狱,并驱走先帝周围的侍从,让右庶子张衡入先帝寝殿侍疾。
至今民间,都在议论仁寿四年七月的这场变故。
据他所知,这大半是真。可先帝那时已经病重,天子实没必要亲手弑父,
窦氏瞪了李世民一眼:“即便只是传言,其得位不正总是真的?”
这点李世民,倒不否认,
“所以他继位以来,屡兴大役,南攻北战,无非是为证明他杨广,要比他父亲更强。先帝不传位于他,是先帝的过错,是昏聩之举。”
窦氏继续冷笑:“你指望那位天子讨平了高句丽之后,就能消停下来,岂非妄想?他的大业,可还远未结束,千古一帝,才是当今的梦想。”
说到这里,她又指了指身前:“就说这东都洛阳,可还没真正完工,之后不知又得死上多少人。而在为娘看来,这天下间早就已堆满了碳薪,只需一点点的火星,就将烽火连天,山河破碎。”
李世民只觉浑身寒气侵体,依旧无言以对。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