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一卷:聚义坞篇 第十二章 暗援 (1/2)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当机会出现时,不要怀疑自己的判断,抓稳它你便能一本万利,即便开头你很可能会亏损。”————————财赋

>>>>>>>

如果不是仗着深得坞民之心,贾奢也不敢明面上就来镇住贾涎、财赋,把他们二人当小弟使。毕竟贾涎为人桀骜不驯,很多事情是有点怕贾奢,不过依然活得目中无人。

贾奢对他指手画脚的话,贾涎照常闹脾气,平日里商讨些商事时,也总摆出一副忤骜的架子。但迫于贾奢给他的压力,狡猾成性的贾涎还是会装乖,只不过“乖”时表现得自傲、不屑罢了。

财赋的话,毕竟是外来人,不是他们贾家的。也不像贾涎这样一般有个性,随心所欲做表情做动作。更不敢像贾涎那样每次不服不屑时,不管在不在贾奢面前,也照样写在脸上。

他没有贾涎这般任性,更懂得收敛,不过他字里的“敛”可不是这个意思的敛,而是敛财的“敛”。这既是他家给他取名取字的长辈之野心,也是他个人的野心。

没有钱,在这样的世道可活不下去,虽然有钱了会招来强盗之类人的窥视,却也是自保的本金。这聚义坞上百号男丁,就是他坚实的壁垒,另外,十二年前贾奢选址选得很不错。

隔着五行山,这里又不会受到鲜卑等异族的侵扰,又不在诸侯的控制范围内,以前影响最大的黑山军,目前也远离了这里。

打交道的话,也有足够的钱可以用来贿赂买通,世道浑浊不堪,拿下官场中的某些人根本不在话下。

只要有足够多枚的五铢钱,活得风风光光那是没问题的。

以前在高邑时结交过当地县令,那时没有足够的资金,和那县令的关系也算一般般。后来发达了,财赋就联同贾奢、贾涎三人,给那县令出了一大把钱,将之送到朝廷里去当官。

那时候全靠这人照顾,因此得到的好处还不少,在司隶行商时总比其他商行要轻松得多。不过董卓一把火烧了神都之后,这一切都堕至低谷,甚至那段时间贾涎每天都抱怨这买卖亏本了。

谁知道后来王允联合吕布杀死董卓,接下来长安大乱,献帝又往故都逃来。而那名叫做高尧的县令,竟然成功躲过了这一劫,后来随着献帝一块被曹操搞去许县。

现在则还是贾奢贾涎财赋三人的好盟友,当然,每年给高尧的财利也是不少的。

既然贾奢他们是商人,那么这个高尧的职位自然也与朝廷的商业管理有关,在朝中担任“平准令”。

这个官位虽然不算很大,隶属于大司农,可作用却非同小可。由他主管的官营商业政策: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就低价出售该类商品,价格下跌时则予以收购。

也就是有保持物价相对稳定的作用,这对防止富商大贾操作市场是有很大帮助的,那么就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高尧的任务是在必要的时候,给贾奢他们调控物价,最初能这样干的机会极少,朝廷督察得严厉。但买通另一些相关官员后,情况受掌控的程度提高了不少,就是曹操一直在打击这种事,高尧也是在刀尖上行走做事。

总而言之,有了他的内定帮助,贾奢他们便能谋取更多的利润。

每年给予高尧等人的报酬,对于普通人家是天文数字,比起总的盈利额却是不及四分之一。

回到聚义坞坞门的情景,马车队已然驶至正门前来了。

“来咯,大家伙儿快来卸货!”

马车几乎把坞门给堵死,几架大的几架中小的,原本观望欢迎车队的人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