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举人中进士,当真不难!像我这般愚钝之人都中了,你也必能中得!府中既有名师相公教导文章经义,书房也有万卷藏书可以研读,相比天下之人,条件何其优渥?我待你看尽都中之花,同在朝中做个好官,叔侄二人一同得录《名宦传》,名流青史!”
“当年你父对我多有照看,还曾借支过银钱与我。等你年长些,我再还与你身上吧!”
...
“瑞叔说:贾家本是金陵大族,与城西的王家、城北的史家、城南的薛家,累世相交相亲的。时逢乱世,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四大家顺应民意起义护得金陵城。太祖皇帝从皖州起家,闻得四家之声名,亲自相邀,共举大事,治世于太平。太祖皇帝雄才大略,知人善用,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因此四家皆归顺之。我宁荣二祖随太祖皇帝北上伐胡,戎马半生,才博得这宁荣二府的荣华富贵。这就是我贾家世交多在北边之故。宁荣二公在沙场上九死一生,功劳太甚,升至国公之位后已升无可升,当时太祖皇帝也一时难以决断。后我荣祖亲自上书,乞请太祖皇帝赐宅。太祖皇帝便下旨工部遵照金陵贾家祖宅,在皇城西敕造了宁荣二府。曾祖讳代善曾随太上皇在南边讨伐反王陈有亮,劳苦功高,并有护驾之功。太上皇继承大统之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待贾家隆恩盛德,圣眷犹披在身,故曾祖仍袭得国公之爵位,不曾降爵。太上皇不仅多加赏赐田地田庄,而且赐了我们贾家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之差事。瑞叔还说,时任监造长吏今任粤海将军的邬家就是曾祖手下之人。”
“瑞叔说:战场上袍泽生死相依,同难同荣;放马南山后,朝堂上相互相倚,同声共气,故有四王八工。四王乃是太祖皇帝北伐途中收的义子,北静王功高,因以北王为首。而八工中以我贾家为首,不仅是我贾家出了二位国公,且我宁荣二公以长者爱才得以举荐、照护六家,故而六位国公尊我贾家为首。”
“瑞叔要我们三人在闲暇之时,也要细读我宁荣二祖的丰功伟绩,才知宁荣二府的富贵荣华来之不易!”
“瑞叔最后还说:贾家的富贵是由男儿们博取,让女儿们享受富贵的!要我们谨记在心!”
“娘亲,是兰儿说错罢?别哭,孩儿听娘的话!”贾兰闷声劝道。
李纨抱着小人儿哭道:“娘这是高兴呢!有你瑞叔关心爱惜于你,娘放心多了!”
......
贾环高兴说道:“今日瑞大哥又夸我了!宝玉哥哥只吃了挂落!”
赵姨娘的掌心紧攥着金裸子喜道:“还不是我拉你起床让你练习,你才得了这个乖巧!没良心的种,赶紧端身坐好!坐一会你就回太太房中,饭后再来我这,待我服侍好太太吃饭回来,你与我再仔细说说!”
......
袭人看着躺在榻上愁眉苦脸的宝玉说道:“我看贾家上下百多口人,就瑞大爷能治得了你!前年老爷下了令,但凡有敢劝阻瑞大爷的嬷嬷奶妈丫鬟,一律打断腿轰将出去。又不是没有嬷嬷给轰出去过!求情求到老太太那里也没用,老太太一则不好擅改老爷的令,二则也知瑞大爷行事有分寸,还说瑞大爷肯定比老爷教导的好呢!”
袭人搓揉着宝玉的手,看着掌心的红印已消淡不少,心才略安。
宝玉抽回左手,说道:“那是有些不同!父亲我只怕他,瑞大哥我又是敬他的!”
袭人到笑了:“怎么老爷是怕,瑞大爷是敬,倒像是本末倒置了?”
宝玉笑道:“你没细读些书,故不知其中的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