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结了大军杀至对岸,火势还未完全熄灭,只是晋军已仓促拔营落荒而逃了。
大火过处,一应器物悉数化为灰烬,绵延数里的毡帐彻底烧成废墟,焦黑的木头与残破的布片零落遍地,其间横七竖八遗落着数不清的兵器、铠甲、旗杆,甚至搬运重物所用的车架……
顾名珍双手紧紧握起拳头,阴郁的眉眼间难掩激动之意:“来啊,与我传令下去,大军全力追击!能生擒逆贼卫律,或取沈思人头者,赏千金!”
士卒们见晋军突遭大火,已生出了几分幸灾乐祸,认定那些都已是败军之将,不足为惧了。此刻听说还有此丰厚的悬赏,无不争前恐后想要大干一场。顾名珍自己也是一马当先冲了出去,他要擒获晋王再振顾家威名,他要杀了沈思替堂兄报仇雪恨,其心切切,连手里的战刀也似能感知到主人心事,在鞘中极不安分地锵锵鸣响起来。
荒野间白雾弥漫,将远山近岭淹没其中。顾名珍一路马不停蹄,穷追不舍,终于在接近凌晨时分摸到了晋军的尾巴。及至行到一处谷口,顾名珍骤然抬手叫停了队伍,这是处凹字形的谷地,两侧陡峭的崖壁巨门般直冲云霄,中间隔开一条十几丈宽的夹道。再往远看,路途顺山势缓缓而上,一侧是灌木丛生的山坡,一侧是高低起伏的巉岩。
和顾名璋不同,这个堂弟多少是读过些兵书的,很清楚“山林莫入,穷寇莫追”的道理。晋王就在眼前,竖起耳朵甚至能清楚听到远方传来的马蹄声响。顾名珍再次陷入了两难之境,追上去吗?万一前方有埋伏该何应对?那么不追?难道眼睁睁看着捉拿晋王的大好机会从手中溜掉?
犹豫再三,他抬手招来随行向导:“此处是什么所在?”
向导细细答道:“回都督话,此处名为断云谷,穿过谷口,翻过前方小山是一片丘陵地带,山下有条河,名唤‘野水’,这时节河水应已干涸了大半,十分清浅。”
顾名珍垂首暗忖,这谷口虽看着凶险,可两侧俱是悬崖峭壁,伏兵无处藏身,且山石嶙峋不宜马战。山下便是丘陵,地势开阔,更加不便埋伏。若他猜测不错的话,晋军之所以选择这条路,很可能只是为了就近补充水源,稍事休整。
就在此时,身旁一名眼尖的兵士突然手指前方山坡惊呼道:“都督请看,那里有人!”
顾名珍闻言抬头望去,漫山衰草皆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他费了好大力气才依稀分辨出坡顶立着的一列黑色身影。那行人大约二三十个,皆稳稳骑在马上,缁衫皂袍一字排开,似专门在此迎接他们一样。
“唰”地一声,位于队列最前端的士卒横起盾牌拼成了一道铜墙铁壁,紧接着两队射手弯弓搭箭瞄准来人,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见此架势,那行人非但未逃,反策马俯冲而下,直待接近了箭支的射程范围才陡然收住脚步。带头一人年约二十岁上下,头顶并未束冠,只勒了条素色额带,面上犹有三分稚气。与身后那班重甲执剑的军士相比,他倒好似在自家院子里散步般轻松自在。
先锋官催马上前正欲出手,就见那人居高临下望着顾名珍,漫不经心说道:“嚯,原来你就是顾名珍,我早该想到了……”他似忆起什么开心事一般,笑声在山谷间荡起阵阵回响,“和狗皇帝抢男人,倒有些胆量,怪道那场火没烧死你。”
“难不成你就是……”顾名珍瞳孔骤然收紧,眯着眼睛冷冷观察着远处的少年,虽然那日他没见到正脸,但声音却记得清清楚楚,他断定那就是沈思无疑!
眼见仇人就在眼前,他浑身颤抖,血脉沸腾,牙关咬得咯咯作响,仿佛重又被丢回了事发的那一晚——当时他正与堂兄颠鸾倒凤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