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不小,肃然起敬,道:“请问您是哪一位?我马上给总办打电话。”
“我们是益杨县委的。”
保安早就得到过指示,听到是益杨县委的车,啪地敬了礼,如交警一般作了一个往前走的手势,道:“请领导往前直走,在有雕塑的广场停车,总部就在雕塑旁。”
雕塑是纯粹的现实主义,一个夸张变形的挖机昂扬向天,显得工人阶级很有力量。
看着这个挖机雕塑,祝焱笑道:“张木山倒是一个实在人,弄一个大挖机在广场上,看来他是搞土石方起家的。”扭头对侯卫东道,“以后益杨引进企业,就要引进这种有实力的大企业,不管是外资还是私有企业,只要有实力,我们都欢迎。”
侯卫东是第二次听到这个外资和私有企业的话题了,暗道:“跟县委书记当秘书,层次毕竟不同,以后要多看看报纸,学学社论,免得理论水平不够,被领导瞧不起。”
刚下车,就见到杨大金带着几人从大楼里走了出来。杨大金快步走到小车前,对祝焱道:“张总和黄总都在楼上等着。昨天我们过来,黄总口气很硬。”
二楼,张木山、黄亦舒以及益杨县分管工业的高宁副县长站在楼梯口等着祝焱。
张木山穿着笔挺的藏青色薄西服,既儒雅又精神,他热情地道:“欢迎祝书记到庆达集团考察。”
他与侯卫东握手,道:“上青林望日岭之行,让我回味无穷。今年秋天,请老弟做向导,再上望日岭。”
侯卫东见张木山同自己握手的时间还要长一些,不禁偷偷看了祝焱一眼,见其神色无异,这才放心。
略作寒暄,众人到了会议室。高宁副县长首先代表益杨县政府发言,重点仍然是欢迎庆达集团到益杨投资等等。黄亦舒紧跟着发言,针对土地、交通、税费等提出要求。益杨计委杨大金随后对黄亦舒的要求进行解释说明。
祝焱和张木山作为各自最高负责人,均没有发言,保持着沉默。双方反复就具体问题进行拉锯,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到了11点,祝焱按亮了桌前话筒的开关,道:“我来说两句。”
会场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祝焱气势很足,声音洪亮,道:“对于益杨与庆达集团合作一事,我只说一个态度,谈谈形而上的东西,具体问题由高县长来谈。”
“我这人喜欢看报纸,对国家大事比较关心。6月以来,理论界出现了一些争论,许多理论家对私有经济进行了猛烈批评,认为改革导致了资本主义自由化,强调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这种论调来势很猛。”
众人听到祝焱突然大谈理论问题,都不解其意。黄亦舒是海归,向来认为市场经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听到祝焱的发言,更是感觉莫名其妙。
张木山麾下的庆达集团是岭西著名民营企业,其发展经历基本与改革同步,他对于庆达集团这艘大船的航向格外看重,六七月份发生的公私、社资之争,让他心里很不安。黄亦舒觉得祝焱的发言莫名其妙,张木山经历过文革时代,知道理论的威力,一下就被祝焱吸引住了。
祝焱谈了一会儿理论,话锋一转:“对于庆达集团这种大型民企,土地、税收等都属于技术层面,民企现在最需要的是国民待遇,最需要的是开明的政策、宽松的环境,这一点才是益杨县真正的强项。希望庆达集团在决策时,一定要考虑这一个因素。”他作这一番发言是有备而来。省财政厅蒋副厅长曾经为他分析过张木山的心理症结。他的所有发言都是针对其症结。
张木山听得极为认真,他用钢笔在纸上随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