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了一句,神情不变,继续道:“我们在外面打开销路要低声下气,回到了家里仍然要拜婆婆,哪怕是政府机关最小的办事员也能卡住我们的脖子。”
侯卫东皱了皱眉毛,道:“成总,我们是内部交流,这些情况我都了解,说点干货,为什么销不出去,是产品质量不行,还是销售渠道的问题,或者国际国内行情,一是一,二是二,实在一些。”
绢纺厂领导汇报到了中午1点20分,等到另一位副总经理谈完,蒋希东抽空道:“侯市长,到吃饭时间了。”
侯卫东道:“厂里厨师罢工没有?没有罢工就好,我们在厂食堂吃饭。”他看着还没有汇报的几人道:“这样,我们不必饿着肚子工作,到餐桌上去,边吃边谈。”
蒋希东道:“侯市长,你是第一次与班子见面,不能太随便了,到外面去吃。”
侯卫东坚决地道:“让伙食团弄些家常菜,够吃就行。”
一行人走到了厂区,自从在上青林小学经常呼吸新鲜空气以后,他很看重小区的整洁,这不是面子问题,而是反映领导者精神面貌和品位的问题。他到青林镇当副镇长,在青林场镇栽了许多桂花树,粮站老邢对此很是欣赏。不过事情都有两面性,桂花树作为行道树,档次是上去了,可是长得太慢,几年时间还和当初差不多,当太阳把人晒得发昏时,有人也骂:“就是当初侯卫东要栽桂树,如果栽黄桷树,现在也可以遮阴了。”
“蒋厂长,厂区环境卫生不错,也很整洁,清洁工没有放假?”侯卫东表扬了一句。任林渡跟在身旁,心道:“厂区环境好,生产搞不上去,又顶个屁用。”
蒋希东没来由有些心虚,道:“清洁工是临聘人员,罢工的都是工厂里的正式工人。”
成永贵接过话,道:“正式工人还有计划经济模式的思维,上班懒懒散散,没有危机意识,厂里严格管理,动点真格,他们又觉得管得严,还要搞罢工。”
侯卫东看着整洁的厂区,未置可否。
时针刚到两点,厂房内传来了轰隆隆的机器声,原本单调平静的厂房顿时充满活力。
侯卫东放下筷子,道:“今天这一顿饭最舒服,不喝酒,可以多吃一碗饭。”
蒋希东有些走神,等到侯卫东说完,他才道:“侯市长,吃好了吗,今天实在是简单了些。”
侯卫东指着桌子上的菜,道:“今天我们吃了宫保鸡丁、魔芋鸭子、红烧鱼、回锅肉,鸡鸭鱼肉都齐全了,以前地主就算过年也吃不到这么好。”
“改天我们班子再请侯市长吃饭。”
“我在县里接触过乡镇企业,对国有大中企业管理是外行,今天是好机会,请蒋厂长给我当老师,我挨着生产流程去看一看。”
以前副市长刘传达是一个火暴脾气,他分管企业时,喜欢训人,动辄发火,但是蒋希东却敢于和刘传达顶嘴。此时面对着年轻且和气的侯卫东,他却是下意识有些忌惮。听说侯卫东要去看工厂流程,心里有些不情愿,不过他根本没有理由拒绝一位分管副市长的要求。
绢纺厂是由留学苏联的大学生设计,生产车间按照生产工艺流程顺序排列。厂房也是前苏联风格,厂房高大、采光好、机器轰鸣,工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紧张而有序。
侯卫东脑海中浮现了蒋希东的档案,暗自琢磨道:“如今绢纺厂实际上运转良好,没有发不起工资的道理。”
走出厂房时,侯卫东与绢纺厂众位领导一一握手,最后才与蒋希东握手,他充分肯定了绢纺厂:“大企业管理是一门高深学问,绢纺厂管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