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听说侯卫东请大家到河口村吃饭,个个都是笑逐颜开。一行人来到镇外,在公路边等了二十多分钟,才来了一辆客车,摇摆着到了河口村刘卫彬家门口。
河口村村支部书记刘卫彬,是下青林村干部中出名的精明人,前几年到广东、福建做过花木生意,见多识广,很有些经济头脑。回到青林镇以后就在家里搞了一个苗圃,专门从福建花木批发市场进高档小型花木,移栽以后再养几年,然后卖到益杨和沙州。
苗圃旁边有一个几亩地的池塘,塘里有鱼,这里就成为集钓鱼、赏花、吃饭为一体的简易农家乐。这是刘卫彬从沿海地区搬过来的经验,在益杨县还算新生事物,每到星期天,只要天气好,生意都不错。
由于是周三,农家乐只有一桌客人。刘卫彬很悠闲地侍弄着花草,见苏亚军等人进来,放下水壶,招呼道:“苏主任,怎么现在才过来?”
苏亚军指了指身后之人,道:“今天是侯镇长请客。”
刘卫彬这才认出了侯卫东,热情地道:“侯镇长是第一次到我们河口村,我等一会儿把杨主任叫过来,这一顿饭河口村请客。”
“刘书记,我今天请社事办吃饭,你别和我争饭钱,以后我到河口村的时间还多,到时你再请我。”
“怎么能这样,侯镇长第一次到河口村,应该我们请客。”
侯卫东坚持道:“今天我说了算,听说你弄的肥肠火锅鱼味道不错,我就点这道菜。”
刘卫彬安排了中午生活,又来到了侯卫东身边,他从皱巴巴的西服口袋里摸出一包红塔山,给众人散烟。
侯卫东环顾四周,道:“农家乐在沙州已经有了规模,城里人都时兴周末到农家乐休闲。你这里环境还行,就是距离县城稍稍远了些,可以考虑到县城边上去开农家乐。”
“如果到城边开农家乐,成本高得多,我这是利用现成的土地。”
“那你的农家乐要更有特色,才会有更多顾客,等天气暖和以后,我带益杨的朋友来玩。”
“侯镇带来的人,一律打七折。”
苏亚军一直在观察着侯卫东,见他与刘卫彬谈得投机,暗道:“侯卫东还算老练,不是传说中的愣头青。”
酒至三巡,侯卫东将话题引向了殡葬改革,对刘卫彬道:“沙州全市都要搞殡葬改革,村里有什么看法?”
刘卫彬打了一个酒嗝,道:“我在电视里看到过新闻,知道这件事。青林镇是山区,到处都可以埋人,这事根本不可能搞起来。”
侯卫东主动做起了宣传,道:“殡葬改革的目的是移风易俗,节约土地资源,减少丧葬费用。省、市、县三级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沙州市已经下了政府令,全市从5月1日起一律不准土葬,必须火化,火化以后民政局要给予一定的补贴。”
村委会主任杨文武以前当过民办教师,算得上村干部中的文化人,他深知此事的艰巨性,头摇得如拨浪鼓一般,道:“殡葬改革比计划生育还要难,真要执行下去,不知要打多少架,扯多少皮,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苏亚军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专心吃鱼。
侯卫东在上青林待了两年多,天天与村干部混在一起,对村干部所思所想了解得一清二楚,道:“县里给青林镇下了火葬任务,镇里将依葫芦画瓢,给每个村下任务。完成任务的村,可以对土葬户收取一定的土地占用费,或者说是罚款。”
刘卫彬听说可以收取土地占用费,马上就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道:“土地占用费如何使用,镇里是否上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