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160章 腰脊伤 (1/5)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敏肃皇贵妃的离世冲淡了本就无甚喜气的新年,连日不休的北风更是让京城比往年冷上了三分。停灵七日出殡那天,花镜触棺而亡,追随皇贵妃而去。萧琰怜惜,下旨按照公主之礼给花镜下葬。而皇贵妃的养子更是一日病似一日,数个御医施展平生所学,才勉强让三皇子退烧。

这样的新年,阴郁清冷。更兼大雪纷纷而至,乌云滚滚地在半空中翻腾。萧琰心底不悦,除夕那日的夜宴也不过草草收场。

新岁之初,宫中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绿绮堂的婕妤李氏竟然有了两个月的身孕。阖宫哗然,萧琰在一年前亲自下旨为太后守孝,而如今李婕妤却有了身孕。要么是萧琰破了孝,要么李婕妤这个孩子并非龙种。这一记闷棍,打的萧琰和李婕妤都措手不及。

不止沉寂的后宫瞬间被点燃,前朝更是议论纷纷。每日上朝,御使言官都必要把这事揪出来大谈特谈。若萧琰破了孝,等于失信于天下,若是李婕妤这孩子是旁人的,皇家的威仪又尽失,不免成为天下笑柄。萧琰数日都在朝堂上下不来台,面对咄咄逼人的质问和流言,最后他只得暂时罢朝,推说身体不适在清阳宫养病。

所幸事情很快澄清,李婕妤并无身孕,这都是御医误诊所致。虽然风波过去,可是影响犹在。萧琰本欲在新岁册封李氏为妃,经此一事,也彻底搁置下来。

我安安心心地呆在未央宫,抚育着我的几个孩子。皇三子先天不足,养母又去世,他的病拖到了夏日才慢慢康复。萧琰看过他几次,同我说道:“济北王叔已年迈,他膝下唯有两个县主,并无子嗣可以承继王位。前两日他上书,希望能从其他旁支过继一个儿子。朕本想从宗室亲王中择选一个适龄的小辈,可要么已经长大成人,要么才将将落地,委实离不开生父生母。忽然想起平儿年纪不大不小,过继给济北王刚刚好。”

我一直有心再为他寻一位可靠的养母,可是宫中妃嫔凋零,实在无从挑选。忽而听萧琰提起济北王萧钟膝下无子,有意过继养子之事,遂道:“济北王是皇上王叔,平儿又是皇上的儿子,即使过继也只能做孙儿辈,济北王可乐意?”

萧琰沉吟道:“然而宗室中实在没有适龄的了。”

我想了一想,说:“既是这样,皇上大可同济北王商量。平儿年幼只有七岁,或许济北王会愿意含饴弄孙。”

过了半月,皇三子萧昭平继嗣济北王一脉。

而我站在孝全武皇后和温泱妃的灵前,思绪复杂。

这个孩子本就不是萧琰的血脉,如今过继给济北王,未尝不是最好的结局。

只是太后当年机关算尽,却无论如何都算不到,有朝一日这个孩子会彻底失去争夺皇位的机会。

宫中皇子不多,四皇子早夭,郭氏所生的六皇子也死在当年的战乱当中。如今的太子、二皇子皆是我所生,三皇子过继为济北王孙,五皇子由赵充仪抚养,七皇子年幼,一直由生母李婕妤照顾。

守孝的后两年,因着前面闹出的风波,萧琰再不敢轻易踏足任何妃嫔的宫室。这样的安静让我也安心,至少,我不用在一望无尽的漆黑夜晚里,盘算着如何压制那些不安分的心思。

父亲在鸿熙十六年将定国公的爵位传给了我的二弟周昱,自己彻底卸下了所有的背负,再无羁绊地远离权力的中心。我刚刚弱冠的年轻弟弟,也终于披上满肩荣光,在哥哥的指引下正式踏入诡谲的朝堂。

哥哥虽然是武将,性子却温和。而二弟与他正巧相反,饱读诗书的文人皮囊下,是一颗倔强且强硬的心。

日子这样过下去,我日复一日在未央宫,处理着后宫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