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夏日的阳光透过云南横断山脉的葱郁树冠,在林间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暮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小心翼翼地用刷子清理着刚刚出土的陶片。这是他大学考古系实习的第三周,而这块看似普通的陶片上微妙的纹路让他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
“暮秋,别在那件上浪费时间了,”他的同学张鹏从不远处喊道,“刘教授说这批陶器只是普通的新石器时代遗物,没什么特别的。”林暮秋点点头,却没有放下手中的陶片。从小他就有这样的直觉——某些古老的物件似乎在对他“说话”。这种感觉很难向他人解释,所以他通常选择保持沉默。
“你们几个,过来看看这个!”领队的刘教授的声音从营地另一端传来,打断了林暮秋的思绪。他小心地将陶片放入标记袋中,起身朝声音的方向走去。
刘教授站在一块巨大的岩石旁,岩石表面覆盖着厚厚的青苔。几位同学已经聚集在那里,好奇地观望着。
“当地村民今早告诉我,这附近有一个洞穴,可能有些古代壁画,”刘教授兴奋地解释道,“我们很幸运,通常他们不会向外人透露这些信息。”
在村民的带领下,考古队沿着一条几乎不可见的小径向山更深处进发。林暮秋走在队伍后方,内心莫名地感到一丝不安。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越来越少,周围的空气变得潮湿而沉重。
大约半小时后,他们到达了一个隐蔽在茂密植被中的洞口。洞口不大,仅容一人弯腰通过。村民在此停下,示意他们自己进去探索。
“据说这个洞穴在我们村里是个神圣的地方,”年长的村民用浓重的地方口音解释道,“传说中,很久以前有天上来的人在这里留下了神迹。我们现在不再进去了,但你们是学者,也许能理解其中的意义。”
刘教授感谢了村民,然后转向学生们:“我们分组进去,每组两人,记得带好装备,注意安全。”
林暮秋被分配与张鹏一组。他们检查了头灯和其他设备,然后等待进入的顺序。
“你相信这些神迹的传说吗?”张鹏压低声音问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林暮秋思考了一会儿才回答:“我不确定是否相信神迹,但我相信古人会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记录下遇到的超出理解范围的事物。”
轮到他们进入时,林暮秋深吸一口气,弯腰跟随张鹏钻入洞穴。刚进入洞穴时,只能看到一条狭窄的通道,两侧的岩壁上覆盖着苔藓和水汽。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气息,既古老又似乎带着某种能量。
“这地方真够阴森的,”张鹏打开手电筒,光束穿透前方的黑暗,“希望真能找到些有价值的东西。”
随着深入洞穴,通道渐渐变宽,最终通向一个圆形的大厅。刘教授和其他几组学生已经在那里,他们的头灯光束在洞壁上跳动,照亮了令人惊叹的景象。
洞壁上布满了精细的壁画和奇特的符号,色彩鲜艳得不可思议,就像是昨天才完成的一样。壁画描绘了各种场景:有人形生物在进行某种仪式,有不明飞行物体悬浮在山脉上空,还有复杂的几何图形连接成网状结构。
“这些绝对不是我们已知的任何一种古代艺术风格,”刘教授的声音中透着震惊和兴奋,“颜料成分也需要进一步分析,它们的保存状态太完好了,简直不合常理。”
林暮秋感到一种强烈的吸引力,不由自主地向洞穴更深处走去。在大厅的另一端,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通道,其他人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它。
“暮秋,你去哪儿?”张鹏叫住他,但林暮秋仿佛被催眠一般,继续向那个通道走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