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使君来得不算晚,咱们正说到你。”吴晨道:“哦,说我什么?”辛毗道:“正说到使君击败匈奴的事。”说话中,吴晨已迈步走入厅堂,向主座走的同时,似是不经意的扫了一眼,却将客座上的几位都扫了一遍。坐在上首的是个大约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身材矮胖,一双眼睛似闭非闭,开阖之际眼神锐利,如鹰如隼。吴晨心道:“这想必就是郑浑了。”他左手下那人身材颀长,颔下留着尺余长的黑须,面目清瘦,年纪约在四十有余,却是没有见过。
辛毗道:“使君,我来向你引见。”向那矮胖之人道:“这位是咱们临晋的大豪郑浑郑子文。”吴晨道:“久仰。”郑浑笑道:“村野草民何敢劳并州大人久仰?要说久仰,是咱们久仰大人才是。”吴晨道:“郑先生客气了。”辛毗向下引见道:“这位是轸寇将军手下参军事郭宁郭伯静。”吴晨心道:“郭伯静?这名字好熟?”一时间却想不起究竟是在哪里听过,向他拱了拱手,说道:“久仰。”思索中时,辛毗已一路引见下去。这次来得都是些临晋和三辅名流。到最末座时,只见那人额头宽阔,眼眸含笑,正是郭淮。辛毗正要引见,吴晨已笑道:“这位我认识,他是伯济老弟。”郭淮施礼道:“难得并州大人还记得草民。”徐庶道:“原来并州大人和他以前见过。”吴晨笑道:“伯济老弟孤身一人到我军中,这份胆识令人印象极深,想忘都难啊。”郭淮苦笑道:“我却是被大人骗苦了。”郭宁面se一沉,道:“在大人面前如何这般放肆?”吴晨笑道:“不妨事。”向旁一摊手,道:“坐,坐,不必拘礼。”众人却仍是待他先在主座坐下后才纷纷入座。
吴晨道:“我是前i傍晚到的临晋,原本想今i一早去拜访郑先生,却因匈奴的事耽搁了,不想先生却先来了。”郑浑道:“大人过谦了。咱们这些山野草民原本不值得大人拜访,而且大人又击溃匈奴主力,解了咱们眉睫大祸,咱们来拜访大人原本是应当的。咱们这次来,一来是代乡亲邻里向大人致谢,二来匈奴祸乱方过,四方难民都聚到了临晋,而且冬i将临,安置难民这些事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吴晨心道:“来了,入正题了。”叹了一口气,道:“我也正为难民过冬的衣食犯愁,难得众位有心了。”郑浑道:“这话说出来就见外了,咱们都是大汉子民,患难相助是应该的。只不知并州大人手上的缺口有多少?”吴晨心道:“我军军粮和军衣的数量是军中机密,如何能说给你听?”微微一笑,不再答话。辛毗接道:“这个缺口自是不小,只是各位又愿出多少?”
郑浑道:“这几年匈奴每年入侵三辅时左冯翊都首当其冲,因此咱们手上余粮也不多。如果知道并州大人手上的缺口有多少,咱们心里总有个数,尽量往其上凑也容易些。”一名三辅大豪道:“子文公说的对,如果知道具体数目,咱们攒起来也容易些。”当下又有数人出声附和。吴晨、徐庶、辛毗三人心中雪亮,知这些人来时必是商议过一番。辛毗向吴晨看了一眼,吴晨点了点头。辛毗道:“这个缺口具体多少咱们也没有算,一来难民仍源源不断涌往临晋,具体人数仍未清点完。二来并州大人已向汉阳、陇西、安定、金城等地征调粮衣,各郡能运来多少仍未报上来,所以具体数值并非不想说而是不好说。众位若真想知道,只能说约略估计粮食总要七万石,冬衣、帐篷等也在三万到四万之间。”
厅上众人听到所缺如此巨大,尽皆哗然,三三两两窃窃私语。郑浑皱眉道:“缺的粮食若在一万石左右,咱们十几个人勒紧裤带只怕是可以凑出来的,但七万石……倾凉州、三辅之力恐怕也无能为力。”
郭宁叹道:“原来缺口竟然如此巨大,难怪并州大人心急了。咱们虽然不能凑出七万石,但能凑出一万石也是尽一份力。”郑浑道:“是,参军事大人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