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消息属实?”曹真连连点头,“属实,我部下斥候在西山望见袁尚扎营……”话音未落,一骑快马狂奔过来,到中军前帐,马上骑士纵身跳下,快步奔到曹操身前五丈处单膝跪地,禀道:“禀司空,东山烽火传来旗令,有一支人马溯漳水向我中军逼近。”
曹操向前走了几步,避开中军大帐的帐沿,向东北方向望去,但见点点烽火沿着隆虑山山崖亮起,由远及近,渐次延向邺城。只看这烽火亮起的速度,便知敌军迫近的速度极快。
曹操哈哈大笑:“袁尚小儿,你从大路来,我念你破围心切,尚惧你三分,你从小路来,便知你色厉内荏,今番我必取冀州。”
※※※
此时吴晨也正立在釜山上,向东北眺望。
釜山在邯郸与武安(堰城)的交接处。太行山支脉甘丹山从西南蜿蜒向东北,南段分叉为邯山和鼓山,邯山斜向北绵延十余里即没入平原,少昊氏帝挚四叔之一的玄冥修部苗裔皋陶在此筑城,史称邯郸,郸者,尽也,即邯山在此到头。鼓山则斜向东北,绵延二十余里地后,北段釜山隆起,继续向东北而去。滏水、潳河便在北段的釜山汇聚而出,与从沮山流出的漳水共同冲击出漳邺平原。
与寥廓的河北平原其它地方相比,釜山距离邺城最近,地势却高出甚多,极目望去,滏水、漳水、潳河就如晶莹的玉带,蜿蜒缠绕在大地上。星布在漳邺平原的密林,这时已低矮如一处处蓬起的草丛。
即便如此,仍是望不见邺城的动静。
东北面的地平线上,漆黑一片。
身旁的战马似乎也感受到此刻吴晨焦急的心绪,在一旁不住地喷打着响鼻。
吴晨探手抚在马颈上,缓缓梳理马鬃,也借此放松自己。
曾经的历史上,袁尚在距离邺城十七里的西山扎寨,并遣前锋溯漳水而上,意图偷袭围困邺城的曹操主营。曹操将计就计,迎头痛击袁尚前锋,并顺势将溃败的袁军赶往西山营寨,一鼓作气击溃袁尚主力。袁尚渡过漳水、沿路聚集败军时,在滏水口被高歌猛进的曹军追到,袁尚大败逃遁。
此战是绵延数年的冀州之战的决定性战役,至此,雄霸河北十数年的袁氏销声匿迹,曹操芟除群雄、统一北方之势成形。
此时的历史会因为有了自己,而与彼时的历史不同么?
吴晨心里没有底。
便在这时,一旁的田纯说道:“来了。”
但见东南面的地平线上,火光星星点点涌现而出。滏水河岸,一点星火几乎同时亮起。
吴晨精神一振。
袁尚并不傻,选择了邺城与堰城(武安)之间最短的距离。
袁尚在寻求可资安全退缩的路。
若袁尚没有选择这段路,吴晨会毫不犹豫转身而去。但袁尚选了这条路,显然冯孚从堰城追来,对袁尚仍是有影响的。
袁尚知道吴晨已从剡城退往了堰城。所以选择了这条路,希望吴晨能有所作为。
战胜与战败只在五五之数。
吴晨撮唇发出第一条军令,同时,牵着战马向山下缓缓而行。
釜山而下,几乎都是平原,阔叶林森罗密布。吴晨吹哨发出第二条军令,釜山最高峰上,三面铜镜映射月光照向平野。
倘若用火光传递讯号,曹操一定会发现,而用铜镜,则因角度不同,只有吴晨这一伏击军队看得到。
三面铜镜则通过吴晨不时发出的尖锐哨声节奏,不断调整角度。此时平野垂阔,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