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78章 似水年华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打了个小广告。已经有几个学员向穆小恩问书名并在到当当或者京东上去买书。

第二天,JACK找到穆小恩,说想请穆小恩在他的公司当培训师,不过工钱给得比较低。JACK说他现在的资金情况比较困难,不过他的公司有很好的前景,而且不久就会有大笔资金进来,他允诺情况好了马上会给穆小恩加薪,并且可以给穆小恩期权。

虽说如此,穆小恩还是拒绝了,原因之一,眼下,穆小恩还不想工作,想继续漂下去;原因之二……太小家子气,不说了。

穆小恩自费在上海又玩了一天,到1933、外滩、杜莎夫人蜡像馆去玩了一趟,还走了几条上海弄堂,在一家很时尚的书店买了一本内地刚出版的马尔克斯在1985年就出版的那本《霍乱时期的爱情》。

这本书以前看过一本港版本的,虽说读起来有些困难,但仍能感觉味道不错,其中的名句——:“对于死亡,穆小恩感到的惟一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至今想起也会心里略略感动一下。

马尔克斯的书是值得爱书之人掏银子买上一本收藏的,不过,穆小恩没没想到却是因为这本书,在乌镇发生了让穆小恩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

穆小恩在上海玩了五天,乘早班的飞机离开上海的。在上飞机之前,穆小恩又回头看了一眼上海,上海,是那么时尚、精致,精致得有些难懂,需要人慢慢地品味。

其实,原来并没有去乌镇的打算,原因之一是在网上的一些旅游网站听到过一些关于它的坏话。说没有原驻民、水质差,晚上没有人气等等……原因之二,穆小恩对一些没有经过超过百年洗礼的能过人工而成的所谓古镇,尤其是到电视台上去做宣传广告的所谓古镇也不是很有兴趣。此前穆小恩到过一些类似商业化元素很浓厚的古镇,感觉并不好,觉得正是那些商业元素让这些本来可以古香古色的古镇逐渐失去了最吸引人的古风韵味,而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旅游城。

可是在去杭州的火车上,穆小恩不止听一个人兴致勃勃地跟人说去了还想再去一趟的好地方。羊群效应和好奇心让穆小恩不由得生出了想去瞧上一眼的念头,于是就去了。

噢,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要说明一下,那就是穆小恩在火车上偶然认识了苏州姑娘小芬。

有人说上海女孩子最善发“嗲”。苏州听了这话一定是不服气的,因为上海女孩子那不叫发“嗲”,那叫发“嘬”,从里倒外透着假和装,真正会发嗲的是苏州女孩子,那种嗲才是透骨子里的可爱。(上述论断均系小芬同学原创,本人只是原版转述,所以相关法律责任跟本人无关,特此声明一下。)

跟小芬认识,缘于跟她学说苏州话,

或许是铁路方面的安排,穆小恩们这个车厢内有许多人是从外地到杭州旅游的游客。游客们闲来无事就谈论各地女孩子的特点,说到上海女孩子的嗲上,坐在穆小恩旁边的一个女孩子小芬(名字是后来知道的)就不同意了,大概在一旁忍了很久,实在忍不住才说了上面会得罪上海女孩子的话来。

游客们很好奇,问她是不是苏州姑娘,她点头承认。穆小恩左前方斜对面的一个老哥就请小芬教穆小恩们说一些苏州话。本以为小芬会拒绝,没想到她很轻松地就同意了,于是很认真的教大家学苏州话,穆小恩也学了一点,仅录于此,是否准确不得而知。

普通话:你好——苏州话:你汗。

普通话:再见——苏州话:再委(应该是再会吧)。

普通话:小妹妹——苏州话:细妹妹。

普通话:阿哥——苏州话:是阿公和阿狗的中间音,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